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了其中的理由:“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这是第一条理由;袁绍强大,我们弱小,在这种情况下归顺他,必然不会重视我们,曹操弱小,得到我们必须欣喜,这是第二条理由;有霸王之志的人,肯定会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而让普天之下都知道他的宽容,这是第三条理由。希望将军不要再迟疑!”
经过贾诩一分析,张绣认为也有道理,于是决定投降曹操。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曹操只有如贾诩分析的那样,是一个胸怀远大志向、把个人恩怨抛于脑后的人,这项决定才不会后悔。张绣投降袁绍,基本上不用担什么风险,而投降曹操,则面临着生死考验。
所幸的是,一向料事如神的贾诩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依旧保持了他的一贯正确,曹操在官渡前线听说张绣投降自己,惊讶之余,顿时感到欣喜若狂。
为了表达诚意,张绣亲自携贾诩到前线面见曹操。在官渡,曹操拉着张绣的手不放,这个人曾经差点要了他的命,而且欠他一个儿子、一个侄子加一员爱将的命,是一个他做梦都想诛灭的敌人,现在就站在他的面前,只要他愿意,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复仇的想法。
但是,现在曹操已经不那么想了,所有的仇恨顷刻间瓦解,因为他真的很高兴。曹操设宴款待张绣和贾诩,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将张绣带来的人马就地编入官渡前线兵团。为了打消张绣的顾虑,曹操主动提出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儿为妻。
对于贾诩,曹操更喜欢。虽然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让自己连吃了三次苦头,但今天终于得到了他,曹操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曹操也拉着贾诩的手说:“是先生您让我在天下人面前增添了信誉呀!”曹操以献帝的名义封贾诩为都亭侯,给他安排的职务更高,委任他为执金吾,这是部长级的高官,负责宫外的安全保卫工作。但这只是个虚职,曹操不会让贾诩在许县给献帝站岗,委任贾诩一个很高的荣誉性职务,目的是先把他从张绣身边挖过来,他要把贾诩留在自己身边。董昭已经改任徐州牧,原任的冀州牧一职空缺,曹操于是又任命贾诩为冀州牧。
不费一兵一卒,居然解决了悬在心头很久的一道难题,但是对南边的形势曹操仍然不敢松气,因为还有一个刘表。
襄阳城里,刘表也在紧张地盯着地图看。如果按实力进行排名,袁绍是老大,曹操勉强算个老二,刘表就是当之无愧的老三,至于刘焉、孙策、公孙度,实力还稍逊一筹,现在老大跟老二斗,如果老大联合了老三,老二当然没法玩了;如果老三跟老二联合,老大也有被干掉的可能。
所以,刘表的态度至关重要。但是,对即将发生的袁曹决战,刘表的内心却很紧张,二虎相争虽然必有一伤,但也必有一胜,谁打赢了这一仗,谁就是北方的霸主,也是天下实力最强的人,到那时不管愿意不愿意,自己都得跟他打交道。尽管现在与谁联合决定权在他,但这是一个赌博,一旦押错了宝,今后就被动了。
支持谁不支持谁,刘表心里一直犹豫不决。袁绍派人也来到了襄阳,向刘表表达了希望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曹操的想法,刘表没有拒绝,口头上答应了,但并不做任何实际行动。他虽然更看好袁绍一些,但也不敢十分确定,万一最后赢的是曹操呢?现在,他只准备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要紧。
这反映出刘表在战略上的游移,更反映出刘表的私心。但是这个策略受到一些部下的反对,刘表的别驾刘先以及原来在朝廷里担任过天子从事中郎的韩嵩都劝刘表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可以乘此机会崛起;如果不然,也应该选择其中的一方给予支持。将军拥有十万之众,怎么能坐而观望呢?”
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曹操善待了一个张绣,马上引起了后续效应,刘表的手下们大都认为应该走张绣的路,除了刘先、韩嵩等人,刘表事业上的重要支持者、老朋友蒯越也持这种观点,他也建议刘表率部投降曹操,这让刘表很犹豫。
为什么刘表的手下大多是“亲曹派”?
从实力上看,袁绍已经占有黄河以北的四个州,手下人才济济,人马众多,论地盘、论实力都胜过曹操,这是不难看出的事,但蒯越、刘先、韩嵩等人还是看好曹操。与其说曹操更有魅力,不如说天子更有号召力。刘先的履历不详,但他对汉室的典籍制度非常熟悉,韩嵩、蒯越曾在朝廷任职,对汉室怀有深厚感情。他们这些人未必多么喜欢曹操,但对献帝是拥戴的。袁绍兴兵讨伐曹操,在他们看来讨伐的是汉室,当然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刘表决定派韩嵩到曹操那里走一趟,观察一下那里的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建安五年(200)初,韩嵩一行北上,在官渡见到了曹操。曹操对韩嵩一行十分热情,给予了盛情接待。韩嵩对曹操和曹军也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又去许县拜见了天子,在曹操的授意下,献帝拜韩嵩为部长级的侍中,韩嵩大概不愿意接受,表示想回荆州,献帝于是改任他为荆州刺史部零陵郡太守。
韩嵩回到襄阳,向刘表汇报所见所闻,对曹操大加赞扬,并劝说刘表送儿子到许县做人质,以证明自己的诚意,这引起了刘表的猜疑,他本意仍想中立,派人考查曹操更多的是做个样子看看,所以对韩嵩的话很反感,甚至想找个借口把他杀了,后来经大家劝解,韩嵩才保住一命。
刘表决定继续执行他原先的策略,对袁绍那边尽量敷衍,答应结成同盟却不做任何实质性的动作,对曹操则不和不战,继续保持中立。
出了其中的理由:“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这是第一条理由;袁绍强大,我们弱小,在这种情况下归顺他,必然不会重视我们,曹操弱小,得到我们必须欣喜,这是第二条理由;有霸王之志的人,肯定会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而让普天之下都知道他的宽容,这是第三条理由。希望将军不要再迟疑!”
经过贾诩一分析,张绣认为也有道理,于是决定投降曹操。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曹操只有如贾诩分析的那样,是一个胸怀远大志向、把个人恩怨抛于脑后的人,这项决定才不会后悔。张绣投降袁绍,基本上不用担什么风险,而投降曹操,则面临着生死考验。
所幸的是,一向料事如神的贾诩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依旧保持了他的一贯正确,曹操在官渡前线听说张绣投降自己,惊讶之余,顿时感到欣喜若狂。
为了表达诚意,张绣亲自携贾诩到前线面见曹操。在官渡,曹操拉着张绣的手不放,这个人曾经差点要了他的命,而且欠他一个儿子、一个侄子加一员爱将的命,是一个他做梦都想诛灭的敌人,现在就站在他的面前,只要他愿意,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复仇的想法。
但是,现在曹操已经不那么想了,所有的仇恨顷刻间瓦解,因为他真的很高兴。曹操设宴款待张绣和贾诩,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将张绣带来的人马就地编入官渡前线兵团。为了打消张绣的顾虑,曹操主动提出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儿为妻。
对于贾诩,曹操更喜欢。虽然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让自己连吃了三次苦头,但今天终于得到了他,曹操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曹操也拉着贾诩的手说:“是先生您让我在天下人面前增添了信誉呀!”曹操以献帝的名义封贾诩为都亭侯,给他安排的职务更高,委任他为执金吾,这是部长级的高官,负责宫外的安全保卫工作。但这只是个虚职,曹操不会让贾诩在许县给献帝站岗,委任贾诩一个很高的荣誉性职务,目的是先把他从张绣身边挖过来,他要把贾诩留在自己身边。董昭已经改任徐州牧,原任的冀州牧一职空缺,曹操于是又任命贾诩为冀州牧。
不费一兵一卒,居然解决了悬在心头很久的一道难题,但是对南边的形势曹操仍然不敢松气,因为还有一个刘表。
襄阳城里,刘表也在紧张地盯着地图看。如果按实力进行排名,袁绍是老大,曹操勉强算个老二,刘表就是当之无愧的老三,至于刘焉、孙策、公孙度,实力还稍逊一筹,现在老大跟老二斗,如果老大联合了老三,老二当然没法玩了;如果老三跟老二联合,老大也有被干掉的可能。
所以,刘表的态度至关重要。但是,对即将发生的袁曹决战,刘表的内心却很紧张,二虎相争虽然必有一伤,但也必有一胜,谁打赢了这一仗,谁就是北方的霸主,也是天下实力最强的人,到那时不管愿意不愿意,自己都得跟他打交道。尽管现在与谁联合决定权在他,但这是一个赌博,一旦押错了宝,今后就被动了。
支持谁不支持谁,刘表心里一直犹豫不决。袁绍派人也来到了襄阳,向刘表表达了希望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曹操的想法,刘表没有拒绝,口头上答应了,但并不做任何实际行动。他虽然更看好袁绍一些,但也不敢十分确定,万一最后赢的是曹操呢?现在,他只准备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要紧。
这反映出刘表在战略上的游移,更反映出刘表的私心。但是这个策略受到一些部下的反对,刘表的别驾刘先以及原来在朝廷里担任过天子从事中郎的韩嵩都劝刘表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可以乘此机会崛起;如果不然,也应该选择其中的一方给予支持。将军拥有十万之众,怎么能坐而观望呢?”
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曹操善待了一个张绣,马上引起了后续效应,刘表的手下们大都认为应该走张绣的路,除了刘先、韩嵩等人,刘表事业上的重要支持者、老朋友蒯越也持这种观点,他也建议刘表率部投降曹操,这让刘表很犹豫。
为什么刘表的手下大多是“亲曹派”?
从实力上看,袁绍已经占有黄河以北的四个州,手下人才济济,人马众多,论地盘、论实力都胜过曹操,这是不难看出的事,但蒯越、刘先、韩嵩等人还是看好曹操。与其说曹操更有魅力,不如说天子更有号召力。刘先的履历不详,但他对汉室的典籍制度非常熟悉,韩嵩、蒯越曾在朝廷任职,对汉室怀有深厚感情。他们这些人未必多么喜欢曹操,但对献帝是拥戴的。袁绍兴兵讨伐曹操,在他们看来讨伐的是汉室,当然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刘表决定派韩嵩到曹操那里走一趟,观察一下那里的情况,之后再做决定。建安五年(200)初,韩嵩一行北上,在官渡见到了曹操。曹操对韩嵩一行十分热情,给予了盛情接待。韩嵩对曹操和曹军也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又去许县拜见了天子,在曹操的授意下,献帝拜韩嵩为部长级的侍中,韩嵩大概不愿意接受,表示想回荆州,献帝于是改任他为荆州刺史部零陵郡太守。
韩嵩回到襄阳,向刘表汇报所见所闻,对曹操大加赞扬,并劝说刘表送儿子到许县做人质,以证明自己的诚意,这引起了刘表的猜疑,他本意仍想中立,派人考查曹操更多的是做个样子看看,所以对韩嵩的话很反感,甚至想找个借口把他杀了,后来经大家劝解,韩嵩才保住一命。
刘表决定继续执行他原先的策略,对袁绍那边尽量敷衍,答应结成同盟却不做任何实质性的动作,对曹操则不和不战,继续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