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异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胎一般!”
知晚沉默不说话了,她的脑子里,只回响起她在叶城收到的那薄薄一张纸——“汝不喜,吾去便是。”
原来他说的竟是这个意思……
按着信件的书写日期,明明是在殿试之前。
成天复疯了!只因为她想要走,他便不要命地挥霍自己的前程?
不止桂娘手痒想打儿子,连知晚也想狠狠锤死那个任性之人!
他这么一走,姑母便终日以泪洗面,连带着秦老太君也跟着上火了,这几日咽喉肿痛,咳嗽不止。所以王芙才写信,催促着女儿香桥回来,好给老太太宽一宽心。
在这个家里,也就是这个大女儿能劝动老太太。
知晚缓了缓心神,给老太君搭了脉,发现是急火上堵,起了炎症,便开了一副清心静气的汤药。
不过她出了老太太的房门时,将姑母委婉地说了一顿:“姑母,我知道你心急着表哥的事情,可是你也不能当着祖母的面前这般哭泣,她年岁大了,跟年轻人上不起火的。”
桂娘也知自己不对,可实在是没有商量的人了,这才跑到母亲面前哭诉。
现在香桥回来了,她就拉着侄女的手,低低说道:“香桥,你总在外面忙着铺子买卖,肯定听过贡县的名头,那是什么个虎狼窝子啊!那样的产盐大县,遍地都是金子,官商勾结乃是惯例。可若是贪赃枉法,便是触犯了国法……万一出事,便要入狱掉脑袋!”
知晚低声道:“表哥不是没见过大钱的,不会跟他们同流合污。”
桂娘急得一拍手:“那就更糟糕了!若是坚持心里的一点正气,不跟那些官员沆瀣一气,又会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不然那个鬼地方怎么会十年九知县,十个有九个一去不呢!我听说真是官道上明晃晃地就敢拿斧子砍杀朝廷命官啊!”
知晚也听得倒吸一口冷气。
表哥为人孤高冷傲,向来吃软不吃硬的,与那些油滑的盐商,地方官员打交道时,必定容不得污垢。
姑母说的那些并无夸张,不然祖母也不会急得病倒,必定那个地方比她们想的还要凶险。
第二天,知晚给祖母端药的时候,祖母说自己已经写信给了天复,劝他莫要逞强,实在不行,便辞官回家便是了。
可是信虽然出去了,依着她对那个孩子的了解,那是撞了南墙都不会回头的倔种一个。
陛下如此的刁难他,他若能灰溜溜地服软回来,真是比登天都难。
知晚当然知道成天复的脾气,他这算是跟陛下杠上了,只可恨他自己舒坦痛快了,就让家里的女眷跟着着急上火!
当下知晚端着药,一边喂祖母一边宽慰道:“他又不是三岁黄口小儿,做什么事儿,心里有数,凭白的让您老人家跟着上火。实在不行,我再给表哥写一封信,跟他讲明家里的情况,若是知道您急得病倒了,他就算再忤逆,行事时也该牵挂着家人掂量一下。”
祖母摇了摇头,叹气道:“原以为家里刚刚有点起色,却又要生出波折来,我原还想趁着家里哥儿有出息,赶紧张罗你的婚事,给你寻个称心如意的,可是现在看来,又要耽搁你了……”
知晚笑着,柔声道:“祖母莫要烦心着我,我真不想嫁人,想来哪个夫家都容不下个成天往外跑的儿媳妇,我就喜欢赚钱,照顾祖母,你别将我往外赶成吗?”
宽慰了一番祖母,知晚便想入宫到太子妃那里探探虚实。可是她去了之后,几次将话引到表哥的身上,都被太子妃硬生生地打岔打过去了。
太子妃甚至委婉提点道:“你是个姑娘家,那些朝堂上的事情就莫掺和了,我们这些后宅里的女子,哪里够得到朝前的事情?”
几次之后,知晚也知道了这应该是太子授意着太子妃行事,暗示着她东宫不能捞成天复上岸。
她倒也没恼,毕竟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迅速想着其他的法子,最后干脆借着请平安脉的机会,径直入宫去见了陛下。
顺和帝很喜欢这个盛家的小丫头,看到她来,还特意开了御花园的暖房,里面有孔雀园子,让她和偌阳公主喂孔雀和各种禽鸟。
在泛着熏香的暖阁里,知晚给顺和帝请了脉。
老人家了,肯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但是顺和帝年轻时,就不是耽于美色,纵欲挥霍之人,所以身子骨的底子还算好的。
听她说完脉象,陛下龙心大悦,道:“还是卢医县主说话实在,不像太医院那些老家伙们,都是说话两头堵,就算朕归天的日子,他们也会说些‘陛下似死而非死’的混账话!”
这话逗得偌阳哈哈笑,拉着父皇的手臂说:“父皇,我还没成亲呢,你还得当一当外祖父,怎么能说这些丧气话?呸呸!童言无忌!”
女儿这娇憨不知害羞的样子,又是逗得顺和帝哈哈大笑。
知晚在一旁也奉承着,说依着陛下的身子骨,想是偌阳公主的孙子出生,也能等得。
两个小姑娘哄得老人家开心之后,知晚便自然而然提了提成天复临走前被母亲抽打,罚跪家祠,临行前又跟母亲抱头痛哭,依依不舍的情状。
在皇帝面前,成天复也不过是毛头小子,这惩罚人的爽点不在于看他有多凄惨,而是要看他心里是多么悔不当初,
所以知晚决定将表哥描述得凄惨些,让陛下听了解解气,清爽一下,然后再求情也容易些。
可是顺和帝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稍减,淡淡道:“是吗?可朕给成知县圣旨的时候,许了他一个月上任的宽限,他可是接了圣旨第三天就利落出发了。”
知晚现在特别能体会姑母的心情,若表哥就在她面前,她也想抽他的大耳掴子!
顺和帝虽然是和稀泥的高手,拎提秤砣的行家,善于在臣子家族间大搞平衡之道,但是对待臣下,真的不算是昏君。
他当初能看中成天复,有意将爱女偌阳公主许配给他,就说明还是很看重这个年轻人的。
虽然殿试的那张卷子的确戳了顺和帝的肺门子,但是他调配一个探花去做七品知县,也不是一味给人穿小鞋,而是看不得成探花那满纸年轻狂悖之言,想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知世间艰险,晓人情世故,明白一个小小的知县尚且不易,他这个堂堂天子掌管天下更是大不易!
不过若是成天复知道认错,自己寻个门路来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将他往旁边调一调也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可结果这个成家四郎,居然接了圣旨打了行李卷就上路了。
如此一来,他这个做陛下的,岂能不成全一下成探花?
想到这时,他颇有感慨道:“可惜你表哥空有满腹才学,却没有你一个小姑娘有眼色,懂做人……你也莫要说了,让你表哥在贡县好好呆着吧。多吃些盐,才能好好学做人……”
就此一句话,又堵死了知晚向陛下求情的路。
当知晚神色凝重地准备出宫时,偌阳公主都看出小友的不快乐,一边陪着她在御花园走,一边跟她交实底。
“你表哥为人太不知变通。你以为我父皇只恼他在殿试的狂妄吗?当初他训我和弟弟的时候,我父皇就心疼得不得了呢!你表哥也是,难不成被疯狗咬了?怎么次次都在我父皇面前这般鲁莽?他现在没被流放已是万幸,你也别跟家里的小爷们操心了。你是你,你表哥是你表哥,父皇绝对没有迁怒你的意思!”
知晚听得心里坠坠的。
表哥当然没被疯狗咬,但是真的有些疯癫自暴自弃的迹象。
她当然知道他给公主做武师傅的时候,为何那般行事,就是为了推掉陛下的赐婚。
而殿前的的狂悖……该不是就是故意要让陛下远远将他发配走,好遂了他跟她许下的“吾去”的誓言吧!
祖母也知她接连碰壁的事情,一时也是摇头,只盼着成天复已经到了贡县,往家里及时回一封家书。
就这么又过了足一个月,贡县那边终于来信了。
桂娘这些天来,终日以泪洗面,眼睛都有些哭花了,待展开信实在是看得眼累,就让侄女香桥来读。
知晚展开快速扫了一眼,在桂娘的催促下,便给一家人念了起来。
信里自是说着自己的平安,只说贡县富庶,官署干净宽敞,当地的美食遍地,虽然冬季稍微阴冷些,但是照顾他的老仆已经点了足够的火炉,至于祖母提及的辞官,大可不必,男人寒窗苦读,自是报效朝廷,如今边关安定,他自然是要弃戎从文,才无愧夫子的谆谆教诲。
一封家书,倒是稍微安慰了家里留守女眷的心。
秦老太君和桂娘也可以稍微宽慰一些了。
可是知晚含笑跟着她们说了一会话后,却悄悄揣信出了厅堂。
她熟稔表哥的笔迹,也知他善于多种篆体书法,然后那信上的字迹虽然挺秀,却透着怪异。
待她回到自己院子细细又看了一遍之后,突然起身来到桌前,拿出纸笔,却用左手握笔,提笔写下了一行字,那字略略倾斜,与表哥信上字的倾斜相类……
这是成天复用左手写的字!
他又不是调皮稚童,为何突然要用左手来写家书?
胎一般!”
知晚沉默不说话了,她的脑子里,只回响起她在叶城收到的那薄薄一张纸——“汝不喜,吾去便是。”
原来他说的竟是这个意思……
按着信件的书写日期,明明是在殿试之前。
成天复疯了!只因为她想要走,他便不要命地挥霍自己的前程?
不止桂娘手痒想打儿子,连知晚也想狠狠锤死那个任性之人!
他这么一走,姑母便终日以泪洗面,连带着秦老太君也跟着上火了,这几日咽喉肿痛,咳嗽不止。所以王芙才写信,催促着女儿香桥回来,好给老太太宽一宽心。
在这个家里,也就是这个大女儿能劝动老太太。
知晚缓了缓心神,给老太君搭了脉,发现是急火上堵,起了炎症,便开了一副清心静气的汤药。
不过她出了老太太的房门时,将姑母委婉地说了一顿:“姑母,我知道你心急着表哥的事情,可是你也不能当着祖母的面前这般哭泣,她年岁大了,跟年轻人上不起火的。”
桂娘也知自己不对,可实在是没有商量的人了,这才跑到母亲面前哭诉。
现在香桥回来了,她就拉着侄女的手,低低说道:“香桥,你总在外面忙着铺子买卖,肯定听过贡县的名头,那是什么个虎狼窝子啊!那样的产盐大县,遍地都是金子,官商勾结乃是惯例。可若是贪赃枉法,便是触犯了国法……万一出事,便要入狱掉脑袋!”
知晚低声道:“表哥不是没见过大钱的,不会跟他们同流合污。”
桂娘急得一拍手:“那就更糟糕了!若是坚持心里的一点正气,不跟那些官员沆瀣一气,又会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不然那个鬼地方怎么会十年九知县,十个有九个一去不呢!我听说真是官道上明晃晃地就敢拿斧子砍杀朝廷命官啊!”
知晚也听得倒吸一口冷气。
表哥为人孤高冷傲,向来吃软不吃硬的,与那些油滑的盐商,地方官员打交道时,必定容不得污垢。
姑母说的那些并无夸张,不然祖母也不会急得病倒,必定那个地方比她们想的还要凶险。
第二天,知晚给祖母端药的时候,祖母说自己已经写信给了天复,劝他莫要逞强,实在不行,便辞官回家便是了。
可是信虽然出去了,依着她对那个孩子的了解,那是撞了南墙都不会回头的倔种一个。
陛下如此的刁难他,他若能灰溜溜地服软回来,真是比登天都难。
知晚当然知道成天复的脾气,他这算是跟陛下杠上了,只可恨他自己舒坦痛快了,就让家里的女眷跟着着急上火!
当下知晚端着药,一边喂祖母一边宽慰道:“他又不是三岁黄口小儿,做什么事儿,心里有数,凭白的让您老人家跟着上火。实在不行,我再给表哥写一封信,跟他讲明家里的情况,若是知道您急得病倒了,他就算再忤逆,行事时也该牵挂着家人掂量一下。”
祖母摇了摇头,叹气道:“原以为家里刚刚有点起色,却又要生出波折来,我原还想趁着家里哥儿有出息,赶紧张罗你的婚事,给你寻个称心如意的,可是现在看来,又要耽搁你了……”
知晚笑着,柔声道:“祖母莫要烦心着我,我真不想嫁人,想来哪个夫家都容不下个成天往外跑的儿媳妇,我就喜欢赚钱,照顾祖母,你别将我往外赶成吗?”
宽慰了一番祖母,知晚便想入宫到太子妃那里探探虚实。可是她去了之后,几次将话引到表哥的身上,都被太子妃硬生生地打岔打过去了。
太子妃甚至委婉提点道:“你是个姑娘家,那些朝堂上的事情就莫掺和了,我们这些后宅里的女子,哪里够得到朝前的事情?”
几次之后,知晚也知道了这应该是太子授意着太子妃行事,暗示着她东宫不能捞成天复上岸。
她倒也没恼,毕竟怨天尤人于事无补,只迅速想着其他的法子,最后干脆借着请平安脉的机会,径直入宫去见了陛下。
顺和帝很喜欢这个盛家的小丫头,看到她来,还特意开了御花园的暖房,里面有孔雀园子,让她和偌阳公主喂孔雀和各种禽鸟。
在泛着熏香的暖阁里,知晚给顺和帝请了脉。
老人家了,肯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但是顺和帝年轻时,就不是耽于美色,纵欲挥霍之人,所以身子骨的底子还算好的。
听她说完脉象,陛下龙心大悦,道:“还是卢医县主说话实在,不像太医院那些老家伙们,都是说话两头堵,就算朕归天的日子,他们也会说些‘陛下似死而非死’的混账话!”
这话逗得偌阳哈哈笑,拉着父皇的手臂说:“父皇,我还没成亲呢,你还得当一当外祖父,怎么能说这些丧气话?呸呸!童言无忌!”
女儿这娇憨不知害羞的样子,又是逗得顺和帝哈哈大笑。
知晚在一旁也奉承着,说依着陛下的身子骨,想是偌阳公主的孙子出生,也能等得。
两个小姑娘哄得老人家开心之后,知晚便自然而然提了提成天复临走前被母亲抽打,罚跪家祠,临行前又跟母亲抱头痛哭,依依不舍的情状。
在皇帝面前,成天复也不过是毛头小子,这惩罚人的爽点不在于看他有多凄惨,而是要看他心里是多么悔不当初,
所以知晚决定将表哥描述得凄惨些,让陛下听了解解气,清爽一下,然后再求情也容易些。
可是顺和帝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稍减,淡淡道:“是吗?可朕给成知县圣旨的时候,许了他一个月上任的宽限,他可是接了圣旨第三天就利落出发了。”
知晚现在特别能体会姑母的心情,若表哥就在她面前,她也想抽他的大耳掴子!
顺和帝虽然是和稀泥的高手,拎提秤砣的行家,善于在臣子家族间大搞平衡之道,但是对待臣下,真的不算是昏君。
他当初能看中成天复,有意将爱女偌阳公主许配给他,就说明还是很看重这个年轻人的。
虽然殿试的那张卷子的确戳了顺和帝的肺门子,但是他调配一个探花去做七品知县,也不是一味给人穿小鞋,而是看不得成探花那满纸年轻狂悖之言,想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知世间艰险,晓人情世故,明白一个小小的知县尚且不易,他这个堂堂天子掌管天下更是大不易!
不过若是成天复知道认错,自己寻个门路来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将他往旁边调一调也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可结果这个成家四郎,居然接了圣旨打了行李卷就上路了。
如此一来,他这个做陛下的,岂能不成全一下成探花?
想到这时,他颇有感慨道:“可惜你表哥空有满腹才学,却没有你一个小姑娘有眼色,懂做人……你也莫要说了,让你表哥在贡县好好呆着吧。多吃些盐,才能好好学做人……”
就此一句话,又堵死了知晚向陛下求情的路。
当知晚神色凝重地准备出宫时,偌阳公主都看出小友的不快乐,一边陪着她在御花园走,一边跟她交实底。
“你表哥为人太不知变通。你以为我父皇只恼他在殿试的狂妄吗?当初他训我和弟弟的时候,我父皇就心疼得不得了呢!你表哥也是,难不成被疯狗咬了?怎么次次都在我父皇面前这般鲁莽?他现在没被流放已是万幸,你也别跟家里的小爷们操心了。你是你,你表哥是你表哥,父皇绝对没有迁怒你的意思!”
知晚听得心里坠坠的。
表哥当然没被疯狗咬,但是真的有些疯癫自暴自弃的迹象。
她当然知道他给公主做武师傅的时候,为何那般行事,就是为了推掉陛下的赐婚。
而殿前的的狂悖……该不是就是故意要让陛下远远将他发配走,好遂了他跟她许下的“吾去”的誓言吧!
祖母也知她接连碰壁的事情,一时也是摇头,只盼着成天复已经到了贡县,往家里及时回一封家书。
就这么又过了足一个月,贡县那边终于来信了。
桂娘这些天来,终日以泪洗面,眼睛都有些哭花了,待展开信实在是看得眼累,就让侄女香桥来读。
知晚展开快速扫了一眼,在桂娘的催促下,便给一家人念了起来。
信里自是说着自己的平安,只说贡县富庶,官署干净宽敞,当地的美食遍地,虽然冬季稍微阴冷些,但是照顾他的老仆已经点了足够的火炉,至于祖母提及的辞官,大可不必,男人寒窗苦读,自是报效朝廷,如今边关安定,他自然是要弃戎从文,才无愧夫子的谆谆教诲。
一封家书,倒是稍微安慰了家里留守女眷的心。
秦老太君和桂娘也可以稍微宽慰一些了。
可是知晚含笑跟着她们说了一会话后,却悄悄揣信出了厅堂。
她熟稔表哥的笔迹,也知他善于多种篆体书法,然后那信上的字迹虽然挺秀,却透着怪异。
待她回到自己院子细细又看了一遍之后,突然起身来到桌前,拿出纸笔,却用左手握笔,提笔写下了一行字,那字略略倾斜,与表哥信上字的倾斜相类……
这是成天复用左手写的字!
他又不是调皮稚童,为何突然要用左手来写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