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国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战场上,进攻需要极强的组织能力,撤退的话更需要超强的谋划能力,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演化为大溃败。
沪江小三线,一共有接近7万名工人及家属,价值过10亿的固定资产,大大小小81个企业单位,可谓是一支集团军般的庞大队伍。
小三线调整,不外乎处理人、财、物三样。
7万工人家属要返回沪江安置,价值10亿的工厂设备要处理,以及返城需要一大笔搬迁、安置费用,初步算下来没有10亿顶不住。
帝国的崩溃都是从财政开始,政府跟人一样,兜里有钱说话才能硬气。
幸好沪江是国内第一大工业城市,拥有一定经济能力可以兜底,不然就只能放任不管了。
一听说可以调整返回沪江,会场大大小小领导没有人不同意,毕竟山里实在是太偏僻太枯燥了。
高兴之余,周建国在返程路上,心中不免冒出三大焦虑。
一是妻子俞美诗是安皖省人,当年结婚他就没想过要回去,打算扎根山区一辈子,现在可以返沪了却不知道她有没有资格跟着回去。
处理不好的话,知青返城离婚的困境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周建国无法接受的地方。
二是耗费巨资的自主彩电项目已经看到曙光,马上可以落地推向市场,现在公布了返沪消息,这个项目很可能半路夭折再无下文。
三是回城后,到底人员如何安置,是继续大家保留在一个单位还是被打散分布到其他企业当中,这是周建国这个刚转正的厂长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吉普车后座上闭着眼,心里思绪万千,他不由嘲笑自己真是运道不好,大学读书时中途被拉进大山,工作刚上了台阶准备大干一场又遇到调整返城,仔细想来意兴阑珊,工作那么多年反倒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出来一个全国闻名的好儿子。
沪江小三线要调整返沪,但不能大张旗鼓弄得众人皆知,必须要打好掩护,不然依旧坚守在大三线的职工作何感想!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从沪江这座大城市奔赴全国各地支援建设的人数足足超过150万,为新中国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小三线7万人返沪,必须得低调处理。
7万人归来,市里得提供住房和工作岗位,沪江市咬咬牙还可以吃得下,若是150万人的话就简直是大灾难,国外孟买这样的贫民窟就是前车之鉴。
于是会议初步定下要求各工厂单位以联营名义返回沪江郊县找合作对象,市区一律不允许进,活动范围只能在浦东、宝山这样的郊县边缘地区,那里举目望去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稻田鱼塘。
小三线撤退牵涉到两个省的交接,需要沪江市和安皖省进一步协商,商量好如何妥善处置。
这些都不是周建国所能插手的领域,他只能等待上级谈妥定下方针再组织厂里有序撤退。
纸包不住火,同样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飞快,第二天就有职工上门前来主动打探消息。
“厂里准备跟郊县开展联营活动,并不是要撤离皖南山区。”
周建国用预先准备好的说辞来应付,在市里没有下发文件之前,他不能泄露半点官方消息。不然如此敏感问题,一旦出了变故,那么小三线一定得乱套了。
前厂长郑云德在8月份正式交权,并且婉拒了担任书记一职的建议,毫不恋栈到上级的电子公司赴任。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考察,他认为自己亲自挑选的接班人已经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即将年满55岁的自己正式将八零一一厂的大舞台留给了周建国。
可以说,郑云德有私心,为八零一一厂挑选了心仪的厂长。但他也有公心,就是为八零一一厂留下了最合适的厂长。
公私之间,存乎于心,高风亮节。
当皖南山区正酝酿回城大风暴时,周逸在沪江过得不错,每天都在竞赛训练之中度过。
这天门卫处突然传来消息有熟人找,他到校门口一看,原来是久未见面的小干爹叶启南。
要说两人可是一起扛过枪的交情,当初打猎时一声枪响改变了叶启南的人生,将过失伤人犯了错误的他撵回了沪江。
近两年时间,周逸简略听过父母谈及小干爹的情况,只知道对方去了宝钢大项目工作,并不断折腾所谓的生意。
从叶启南梳着大背头站在一辆进口皇冠轿车前的派头看,他应该是狠狠地发大财了。
“嘿,小逸,你比我印象中要高多了。之前只在报纸电视上看见你,没想到还是真人更出众。”
身穿宽肩西服,头上还套着蛤蟆镜,腰间挎着公文包,皮鞋擦得噌亮,叶启南这身打扮十足的暴发户。
“干爹,你这是——”
周逸竟然一下子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眼前的小干... -->>
在战场上,进攻需要极强的组织能力,撤退的话更需要超强的谋划能力,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演化为大溃败。
沪江小三线,一共有接近7万名工人及家属,价值过10亿的固定资产,大大小小81个企业单位,可谓是一支集团军般的庞大队伍。
小三线调整,不外乎处理人、财、物三样。
7万工人家属要返回沪江安置,价值10亿的工厂设备要处理,以及返城需要一大笔搬迁、安置费用,初步算下来没有10亿顶不住。
帝国的崩溃都是从财政开始,政府跟人一样,兜里有钱说话才能硬气。
幸好沪江是国内第一大工业城市,拥有一定经济能力可以兜底,不然就只能放任不管了。
一听说可以调整返回沪江,会场大大小小领导没有人不同意,毕竟山里实在是太偏僻太枯燥了。
高兴之余,周建国在返程路上,心中不免冒出三大焦虑。
一是妻子俞美诗是安皖省人,当年结婚他就没想过要回去,打算扎根山区一辈子,现在可以返沪了却不知道她有没有资格跟着回去。
处理不好的话,知青返城离婚的困境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是周建国无法接受的地方。
二是耗费巨资的自主彩电项目已经看到曙光,马上可以落地推向市场,现在公布了返沪消息,这个项目很可能半路夭折再无下文。
三是回城后,到底人员如何安置,是继续大家保留在一个单位还是被打散分布到其他企业当中,这是周建国这个刚转正的厂长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吉普车后座上闭着眼,心里思绪万千,他不由嘲笑自己真是运道不好,大学读书时中途被拉进大山,工作刚上了台阶准备大干一场又遇到调整返城,仔细想来意兴阑珊,工作那么多年反倒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出来一个全国闻名的好儿子。
沪江小三线要调整返沪,但不能大张旗鼓弄得众人皆知,必须要打好掩护,不然依旧坚守在大三线的职工作何感想!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从沪江这座大城市奔赴全国各地支援建设的人数足足超过150万,为新中国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小三线7万人返沪,必须得低调处理。
7万人归来,市里得提供住房和工作岗位,沪江市咬咬牙还可以吃得下,若是150万人的话就简直是大灾难,国外孟买这样的贫民窟就是前车之鉴。
于是会议初步定下要求各工厂单位以联营名义返回沪江郊县找合作对象,市区一律不允许进,活动范围只能在浦东、宝山这样的郊县边缘地区,那里举目望去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稻田鱼塘。
小三线撤退牵涉到两个省的交接,需要沪江市和安皖省进一步协商,商量好如何妥善处置。
这些都不是周建国所能插手的领域,他只能等待上级谈妥定下方针再组织厂里有序撤退。
纸包不住火,同样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飞快,第二天就有职工上门前来主动打探消息。
“厂里准备跟郊县开展联营活动,并不是要撤离皖南山区。”
周建国用预先准备好的说辞来应付,在市里没有下发文件之前,他不能泄露半点官方消息。不然如此敏感问题,一旦出了变故,那么小三线一定得乱套了。
前厂长郑云德在8月份正式交权,并且婉拒了担任书记一职的建议,毫不恋栈到上级的电子公司赴任。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考察,他认为自己亲自挑选的接班人已经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即将年满55岁的自己正式将八零一一厂的大舞台留给了周建国。
可以说,郑云德有私心,为八零一一厂挑选了心仪的厂长。但他也有公心,就是为八零一一厂留下了最合适的厂长。
公私之间,存乎于心,高风亮节。
当皖南山区正酝酿回城大风暴时,周逸在沪江过得不错,每天都在竞赛训练之中度过。
这天门卫处突然传来消息有熟人找,他到校门口一看,原来是久未见面的小干爹叶启南。
要说两人可是一起扛过枪的交情,当初打猎时一声枪响改变了叶启南的人生,将过失伤人犯了错误的他撵回了沪江。
近两年时间,周逸简略听过父母谈及小干爹的情况,只知道对方去了宝钢大项目工作,并不断折腾所谓的生意。
从叶启南梳着大背头站在一辆进口皇冠轿车前的派头看,他应该是狠狠地发大财了。
“嘿,小逸,你比我印象中要高多了。之前只在报纸电视上看见你,没想到还是真人更出众。”
身穿宽肩西服,头上还套着蛤蟆镜,腰间挎着公文包,皮鞋擦得噌亮,叶启南这身打扮十足的暴发户。
“干爹,你这是——”
周逸竟然一下子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眼前的小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