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斑竹若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太行山聚焦。太行山的每一块土地都覆盖着英雄的历史,太行山的每一道沟壑都回荡着英雄的呐喊。太行啊,太行,没有人知道你这腹中埋藏着多少无名的忠骨,更没有人知道这些无名的英雄曾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一轮太阳的升出,进行了永恒的祭奠。他挪动着沉重的脚步,简直不敢相信这座挺拔俊秀、绿荫蔽日的美丽大山就是曾经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历史回望
挂云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是高耸于华北平原西缘的一座美丽的山峰,因高耸入云,故得美名曰——挂云山。它位于河北省获鹿县、平山县、井陉县交界的地方,距石家庄市几十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称。登临山顶,东望为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顾为莽莽苍苍的太行群峰。早可观日出,午可观云海,晚可观彩霞。山顶建有三皇五帝庙,连心桥,祭烈台,烈士纪念亭。
挂云山主岭南北两面是万丈悬崖,西面山势较缓,有一条“之”字行小道可通山顶,是登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东面有道峡谷,过了峡谷沿着一条很隐蔽的石梯可以登上比挂云山主峰略低的卧狼垴,卧狼垴南北两面也是悬崖峭壁。卧狼垴向东还有一条叫三堵墙的山梁,此山梁只能单人通过,加上峰高势险,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60多年前,在挂云山发生了一场三千多日伪军对二百多地方抗日武装的恶战。这一事件要比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早一年,而且这次战斗是在县游击大队和民兵与日军主力之间展开的。据历史资料记载:1940年9月5日傍晚,石家庄等地日军集中兵力,要围追堵截妄图消灭我军主力部队于滹沱河畔。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拖住敌人,三中队队长李鸿山,和区武装部部长吕秀兰根据地形,进行战斗部署。由吕秀兰带三中队的一个机枪组和区小队及民兵守卫卧狼垴这个制高点。主峰西面是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由李鸿山中队长带领两个排和三峪、上庄两村民兵把守。儿童团和群众撤离山顶,隐藏在卧狼垴北壁半山腰的白云洞内。
他们成功地将敌人吸引到挂云山,打退了三千多日寇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中李鸿山壮烈牺牲。吕秀兰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群众的任务后,又率5名同志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在打退敌人的一次进攻后,6位勇士弹药用尽,他们将机枪藏于庙门头的匾额后面,把其余的枪支砸坏,面对着从四面涌上来的敌人,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壮烈殉国,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的革命英雄主义壮歌,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爱国篇章!
挂云山烈士纪念碑就建在和主峰一桥相隔的对面山顶,碑亭完好。苑桂生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近纪念碑。接下来现场的景象却更是令他感叹不已。他环亭远眺,眼前的景象比史料记载的要好出一千倍。向东望去一马平川,春之翠绿已浩浩荡荡染遍大地,林落点缀间回望西、南、北面则崇山峻岭,巍峨壮丽。他感叹造物主给了这方土地太多的恩赐,巍巍太行不想把太多的枯寂一代代传承,它硬是把这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清丽,硬是将这方浩然壮阔、原汁原味,雕镂得棱角分明的奇异山水留给了这方英雄,让他们将生命的最后一抹辉煌,演绎的轰轰烈烈,如歌如泣。
这是苍翠千古的大写意,这是自然流芳的大手笔,洋洋洒洒、豪情万丈、酣畅淋漓。
当苑桂生走到这座碑亭前时,那种彻头彻尾的肃穆、庄严、神圣,那种沁人心脾的高雅、淡泊、宁静让他不由得从心底惊呼:这就是生命,这,就是大写的“人”碑上一笔一划的行程,告诉他这里有一群自由自在的生命,他们都是灵魂的雕塑,这里的雕塑都有呼吸和脉搏,这里的生命都在跳腾和跃动。所有沉默着的土壤,集结历史的脚步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面对着这座灵魂的圣碑,他的心情无法保持平静。他为之感叹:阳光的温度给了人们太多的幸福,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浪费了太多的奢侈,只有沉睡在纪念碑下这些民族的英灵,无声无息地始终不会改变那一贯的作风。他被挂云山的朴实所折服,他被挂云山的美丽所陶醉。他不敢相信,这块曾经抛洒过抗战英雄鲜血的红色热土,会被抗战历史不曾想起。
俯仰天地之间,这里的纪念碑是静静的,这里的阳光是静静的,这里的风是静静的,这里的影子是静静的。还有,这里的岁月是静静的。静静的,波澜不惊,于世无争与这静静的,与这刻骨铭心的静相比,那一幅幅瑰奇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比拟,一声声惊喜的赞叹,都是那样肤浅,那样微不足道。苑桂生默默地伫立碑前,思想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太行山是古老的,纪念碑是永久的,对它仿佛只有沉默无言,才能对它所包藏的一切表达无限的感慨与尊敬。
他凝重而深沉的目光久久不肯从纪念碑上撤离,每一个角度都有壮士的灵魂在闪动。他支起三角架,从各个角度摄取这些英烈舍生取义的豪情壮举。对于这些无名英雄的崇拜和对于这些纪念碑的思索,他总是把他的思想推向高远,总是把他的感情思维拉得很近。他珍惜这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也许它们已影象模糊,但它们记忆清楚,也许它们锻造着昨天的辉煌又预示着明天的成就,在于它们在不断地告别过去而又强迫人们不忘记历史。一切都在变化中升降沉浮,一切都在英雄的轨迹中造就,一切都永远在宇宙的长河和历史的沧桑中存留。
在他脚下峰顶上这块面积并不太大的地方,就是当年200多游击队员、民兵、青抗先和群众,据险而守与日军厮杀的战场。在主峰的元君庙旁,他听一位老者讲述了当年的情况。吕秀兰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干部,她和一起殉国的英烈不过是放下锄头拿起枪的农民,还有两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在面对日本强盗时,他们不愧为英勇无畏的战士,当面临绝境时,他们不愧为视死如归的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英雄,他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鼓舞和震撼,可又有谁知道,类似挂云山战斗这样的撼天壮举,何止只有吕秀兰他们呢?
正是他体会了这样一种震撼,正是他受到了这样一种鼓舞,正是他邂逅了这样一种感动,正是他追随了这样一种精神,才使他在太行的每一个角落不倦地行走,才使他为这些历史遗忘的角落孜孜以求。
他再低下头,眼睛盯住镜头,把镜头的焦距拉远,再拉远。他要把那些距离纪念碑或远或近的地方,把那些早已演绎着另外的故事和情节的章节记录。
骄阳把透亮的身影送到了纪念碑前,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个寂寞的场景,记下了那些让他动情的地方。那些感动的碑文,告诉世界历史将永远存在,告诉人们这里的蓝天和白云,岩石和土地,树枝和落叶,它们在阳光下的沉默,总会进入后人的视野,连同这苍山秀水一起,给思想命名,在额头打下一个烙印,让人终生难忘。
英烈们的壮举强烈震撼着苑桂生,时代的风流总不会腐朽于泥土,历史的回望给他带来了激励的力量,他带着深深的崇敬和眷恋,沿着长长的灌木小道向山下走去,每个脚步印满了期待,内心充满了迫切,充满了沉重,充满了喜悦。
悠然我思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悬崖峭壁和高低不平的石头小路让他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滚下山崖。他深一脚浅一脚地下降着,每迈出一步要比上山时困难得多。毅力是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一盏明灯,英烈们的足迹是他下山的航标,他历经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山下,来到了妻女的身旁。妻子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一肚子的怨怒已在他上山后的担忧和漫长的等待中以最低调的方式渲泄成满腔的怜爱与心疼,默默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良久,无语。他坐在汽车里,也不想说什么,只想给妻子女儿快找个吃饭的地方,或者说哪怕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在饥寒交迫中能有一块充饥的面包那也是“正中下怀”可是有这个村没这个店。
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他一边开车一边寻找着饭店,想尽快和妻女饱餐一顿。这时他想到了许多。但是在上山的那一刻,他不曾想过,糖尿病人在饥饿时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他不曾想过,妻女在他走后有多么担心。他心里明白,他欠她们的太多,太多。他想告诉妻子:老伴啊,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着点点滴滴和你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等我们老到拄拐杖都走不动的那天,也要相互搀扶看太阳升起,看晚霞日落。即使老到哪儿都不能去了,你都是我心里的一块宝。他想告诉女儿:人生如箭,要在自己匆匆而短暂的人生里,给自己确定目标。有了目标,心里才会充满期待,等待才不觉无奈。有了目标,心里才会渴望收获,耕耘才不觉辛苦。目标是镶嵌在人生旅程的一颗珍珠,是撒落在荒漠里的一棵绿树,是一个人顽强追求的那一种想法、那一份奔头。
这些关切的语言,他藏在内心虽未表露,但妻子和女儿早已在他的沉默中领受。
黄昏的夕阳预示着蓬勃的朝气,黄昏的风景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感动。一个在公安战线退休的花甲老党员,寻访太行山英烈,仿佛不再是他的目标,而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无法罢去的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为了那些灵魂的感动,他还会锲而不舍地去发掘、去记录、去探求、去追寻。
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都说你的信念不会变,都说你的旗帜不褪色,都说你的苦乐不曾忘,都说你的歌声永不落。不,苑桂生,他还是他,一腔赤热,一往情深,一身清新,一生如虹。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切都付与苍烟日照。站在历史的高度往前看,革命英烈的崇高与伟岸,民族精神的博大与无私带着某种力量,让他继续前行。
在太行山聚焦。太行山的每一块土地都覆盖着英雄的历史,太行山的每一道沟壑都回荡着英雄的呐喊。太行啊,太行,没有人知道你这腹中埋藏着多少无名的忠骨,更没有人知道这些无名的英雄曾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一轮太阳的升出,进行了永恒的祭奠。他挪动着沉重的脚步,简直不敢相信这座挺拔俊秀、绿荫蔽日的美丽大山就是曾经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历史回望
挂云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是高耸于华北平原西缘的一座美丽的山峰,因高耸入云,故得美名曰——挂云山。它位于河北省获鹿县、平山县、井陉县交界的地方,距石家庄市几十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称。登临山顶,东望为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顾为莽莽苍苍的太行群峰。早可观日出,午可观云海,晚可观彩霞。山顶建有三皇五帝庙,连心桥,祭烈台,烈士纪念亭。
挂云山主岭南北两面是万丈悬崖,西面山势较缓,有一条“之”字行小道可通山顶,是登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东面有道峡谷,过了峡谷沿着一条很隐蔽的石梯可以登上比挂云山主峰略低的卧狼垴,卧狼垴南北两面也是悬崖峭壁。卧狼垴向东还有一条叫三堵墙的山梁,此山梁只能单人通过,加上峰高势险,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60多年前,在挂云山发生了一场三千多日伪军对二百多地方抗日武装的恶战。这一事件要比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早一年,而且这次战斗是在县游击大队和民兵与日军主力之间展开的。据历史资料记载:1940年9月5日傍晚,石家庄等地日军集中兵力,要围追堵截妄图消灭我军主力部队于滹沱河畔。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拖住敌人,三中队队长李鸿山,和区武装部部长吕秀兰根据地形,进行战斗部署。由吕秀兰带三中队的一个机枪组和区小队及民兵守卫卧狼垴这个制高点。主峰西面是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由李鸿山中队长带领两个排和三峪、上庄两村民兵把守。儿童团和群众撤离山顶,隐藏在卧狼垴北壁半山腰的白云洞内。
他们成功地将敌人吸引到挂云山,打退了三千多日寇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中李鸿山壮烈牺牲。吕秀兰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群众的任务后,又率5名同志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在打退敌人的一次进攻后,6位勇士弹药用尽,他们将机枪藏于庙门头的匾额后面,把其余的枪支砸坏,面对着从四面涌上来的敌人,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壮烈殉国,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的革命英雄主义壮歌,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爱国篇章!
挂云山烈士纪念碑就建在和主峰一桥相隔的对面山顶,碑亭完好。苑桂生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近纪念碑。接下来现场的景象却更是令他感叹不已。他环亭远眺,眼前的景象比史料记载的要好出一千倍。向东望去一马平川,春之翠绿已浩浩荡荡染遍大地,林落点缀间回望西、南、北面则崇山峻岭,巍峨壮丽。他感叹造物主给了这方土地太多的恩赐,巍巍太行不想把太多的枯寂一代代传承,它硬是把这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清丽,硬是将这方浩然壮阔、原汁原味,雕镂得棱角分明的奇异山水留给了这方英雄,让他们将生命的最后一抹辉煌,演绎的轰轰烈烈,如歌如泣。
这是苍翠千古的大写意,这是自然流芳的大手笔,洋洋洒洒、豪情万丈、酣畅淋漓。
当苑桂生走到这座碑亭前时,那种彻头彻尾的肃穆、庄严、神圣,那种沁人心脾的高雅、淡泊、宁静让他不由得从心底惊呼:这就是生命,这,就是大写的“人”碑上一笔一划的行程,告诉他这里有一群自由自在的生命,他们都是灵魂的雕塑,这里的雕塑都有呼吸和脉搏,这里的生命都在跳腾和跃动。所有沉默着的土壤,集结历史的脚步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面对着这座灵魂的圣碑,他的心情无法保持平静。他为之感叹:阳光的温度给了人们太多的幸福,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浪费了太多的奢侈,只有沉睡在纪念碑下这些民族的英灵,无声无息地始终不会改变那一贯的作风。他被挂云山的朴实所折服,他被挂云山的美丽所陶醉。他不敢相信,这块曾经抛洒过抗战英雄鲜血的红色热土,会被抗战历史不曾想起。
俯仰天地之间,这里的纪念碑是静静的,这里的阳光是静静的,这里的风是静静的,这里的影子是静静的。还有,这里的岁月是静静的。静静的,波澜不惊,于世无争与这静静的,与这刻骨铭心的静相比,那一幅幅瑰奇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比拟,一声声惊喜的赞叹,都是那样肤浅,那样微不足道。苑桂生默默地伫立碑前,思想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太行山是古老的,纪念碑是永久的,对它仿佛只有沉默无言,才能对它所包藏的一切表达无限的感慨与尊敬。
他凝重而深沉的目光久久不肯从纪念碑上撤离,每一个角度都有壮士的灵魂在闪动。他支起三角架,从各个角度摄取这些英烈舍生取义的豪情壮举。对于这些无名英雄的崇拜和对于这些纪念碑的思索,他总是把他的思想推向高远,总是把他的感情思维拉得很近。他珍惜这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也许它们已影象模糊,但它们记忆清楚,也许它们锻造着昨天的辉煌又预示着明天的成就,在于它们在不断地告别过去而又强迫人们不忘记历史。一切都在变化中升降沉浮,一切都在英雄的轨迹中造就,一切都永远在宇宙的长河和历史的沧桑中存留。
在他脚下峰顶上这块面积并不太大的地方,就是当年200多游击队员、民兵、青抗先和群众,据险而守与日军厮杀的战场。在主峰的元君庙旁,他听一位老者讲述了当年的情况。吕秀兰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干部,她和一起殉国的英烈不过是放下锄头拿起枪的农民,还有两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在面对日本强盗时,他们不愧为英勇无畏的战士,当面临绝境时,他们不愧为视死如归的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英雄,他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鼓舞和震撼,可又有谁知道,类似挂云山战斗这样的撼天壮举,何止只有吕秀兰他们呢?
正是他体会了这样一种震撼,正是他受到了这样一种鼓舞,正是他邂逅了这样一种感动,正是他追随了这样一种精神,才使他在太行的每一个角落不倦地行走,才使他为这些历史遗忘的角落孜孜以求。
他再低下头,眼睛盯住镜头,把镜头的焦距拉远,再拉远。他要把那些距离纪念碑或远或近的地方,把那些早已演绎着另外的故事和情节的章节记录。
骄阳把透亮的身影送到了纪念碑前,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个寂寞的场景,记下了那些让他动情的地方。那些感动的碑文,告诉世界历史将永远存在,告诉人们这里的蓝天和白云,岩石和土地,树枝和落叶,它们在阳光下的沉默,总会进入后人的视野,连同这苍山秀水一起,给思想命名,在额头打下一个烙印,让人终生难忘。
英烈们的壮举强烈震撼着苑桂生,时代的风流总不会腐朽于泥土,历史的回望给他带来了激励的力量,他带着深深的崇敬和眷恋,沿着长长的灌木小道向山下走去,每个脚步印满了期待,内心充满了迫切,充满了沉重,充满了喜悦。
悠然我思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悬崖峭壁和高低不平的石头小路让他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滚下山崖。他深一脚浅一脚地下降着,每迈出一步要比上山时困难得多。毅力是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一盏明灯,英烈们的足迹是他下山的航标,他历经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山下,来到了妻女的身旁。妻子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一肚子的怨怒已在他上山后的担忧和漫长的等待中以最低调的方式渲泄成满腔的怜爱与心疼,默默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良久,无语。他坐在汽车里,也不想说什么,只想给妻子女儿快找个吃饭的地方,或者说哪怕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在饥寒交迫中能有一块充饥的面包那也是“正中下怀”可是有这个村没这个店。
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他一边开车一边寻找着饭店,想尽快和妻女饱餐一顿。这时他想到了许多。但是在上山的那一刻,他不曾想过,糖尿病人在饥饿时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他不曾想过,妻女在他走后有多么担心。他心里明白,他欠她们的太多,太多。他想告诉妻子:老伴啊,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着点点滴滴和你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等我们老到拄拐杖都走不动的那天,也要相互搀扶看太阳升起,看晚霞日落。即使老到哪儿都不能去了,你都是我心里的一块宝。他想告诉女儿:人生如箭,要在自己匆匆而短暂的人生里,给自己确定目标。有了目标,心里才会充满期待,等待才不觉无奈。有了目标,心里才会渴望收获,耕耘才不觉辛苦。目标是镶嵌在人生旅程的一颗珍珠,是撒落在荒漠里的一棵绿树,是一个人顽强追求的那一种想法、那一份奔头。
这些关切的语言,他藏在内心虽未表露,但妻子和女儿早已在他的沉默中领受。
黄昏的夕阳预示着蓬勃的朝气,黄昏的风景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感动。一个在公安战线退休的花甲老党员,寻访太行山英烈,仿佛不再是他的目标,而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无法罢去的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为了那些灵魂的感动,他还会锲而不舍地去发掘、去记录、去探求、去追寻。
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都说你的信念不会变,都说你的旗帜不褪色,都说你的苦乐不曾忘,都说你的歌声永不落。不,苑桂生,他还是他,一腔赤热,一往情深,一身清新,一生如虹。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切都付与苍烟日照。站在历史的高度往前看,革命英烈的崇高与伟岸,民族精神的博大与无私带着某种力量,让他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