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朝阳书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末,朋友回外省老家,一路在微信上发一些沿途风景照,我在微信上和她聊:美女,周末出去旅游吗?好开心哦!她回道:不是啦,外公走了。我又问:外公多少岁?回答:八十九岁。“不错呀,可以戴红花喽”依我们小城这里当地人风俗,人走了,达到八十岁以上,算高寿,此丧事为喜丧,家人亲友是可以戴红花的。她回道:“这里风俗不一样啊,早上就出葬了,但下午晚上和明天还要搞迷信哦。”
去年,同学的母亲去世,灵堂就摆在家门口,亲友们轮流守夜,几日后,逝者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中午亲朋好友一起在酒店吃饭,我以为整个丧事也就结束了,陪同学夫妻送完外地朋友时,我关心的说了句:“你夫妻俩辛苦多日,今日母亲终于入土为安,可以好好休息了!”“哪里,我们下午俩夫妻还得跪,晚上还要跪呢!”同学妻子,拖着满脸的疲惫无奈的说。同学是外省人,他妻子是本地人,不习惯外地的这种办丧事的繁文褥节。做为媳妇,她认为,婆婆在世的时候,对她好点,也就尽到孝道了,人走了,就没必要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表面文章。我们这群同学的相知好友也比较认可她:做为媳妇,她是称职的,同学母亲在天上,对这个媳妇,应该是满意的。
中国人讲究孝道,三字经里有“首孝悌,次见闻”说的是: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对孝道之重且诸多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的孝子故事,辟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丹药、黄香扇枕温席”等。那么,今天,我们做子女要怎么做,才算对得起父母,才算尽到最起码的孝道呢?同学的妻子说得很朴实:老人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些。
附近农村有位老人,是位老共产党员,七十多岁了,长年一个人在家,患有很严重的哮喘,每天,他都在村部门前大坪上佝偻着“嗯哏、嗯哏”的大声咳嗽。老人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了,但长年在外,难得回来,对老人也不闻不问的。老人早已失去了劳动能力,依靠镇村里的微薄补贴及周边邻居的照顾艰难度日,可谓老境凄凉,临终郁郁。去世后,他在外地早已成家立业的儿子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回来了,当即披麻戴孝,摆灵堂设香案,三叩九拜,痛哭哀嚎,真是见者感悲,闻者动容呀!出殡那日,请了乐队,敲锣打鼓,鞭炮礼乐,热热闹闹的绕全村大道小巷走了一圈。那个架式呀,真个是气派!可是,又有什么用?村人都在背后嘀咕:“老子在的时候不管不顾,死了摆谱,顶个屁用呀!”确实,其父若有魂灵,在天上也会指着儿子痛骂其不孝!
试想想,其父临走之前,心何其憾,情何其不甘,可谓死不瞑目呀!
每个人来到世间,只有一遭,花开花落,春夏秋冬,月圆月缺,时间何其短暂!今生有缘,成为亲人,当老吾老,幼吾幼;俗话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莫待那一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悔之晚矣!
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小辈的,多陪陪他(她)们多关心他(她)们,尽可能的尽孝,以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老人走了,后事则不必太张扬繁琐,老人地下有知,不会责怪;在世的亲朋好友,亦无碎语闲言。
父母在,不远行。长时期扔下老人不闻不问不论死活,直至老人走时,摆出一副孝子的姿态,大操大办,后事喧然,对于老人能弥补万一吗?想因之而博得孝子的名声?何其荒唐,只徒增笑资且为世人唾弃罢了!
周末,朋友回外省老家,一路在微信上发一些沿途风景照,我在微信上和她聊:美女,周末出去旅游吗?好开心哦!她回道:不是啦,外公走了。我又问:外公多少岁?回答:八十九岁。“不错呀,可以戴红花喽”依我们小城这里当地人风俗,人走了,达到八十岁以上,算高寿,此丧事为喜丧,家人亲友是可以戴红花的。她回道:“这里风俗不一样啊,早上就出葬了,但下午晚上和明天还要搞迷信哦。”
去年,同学的母亲去世,灵堂就摆在家门口,亲友们轮流守夜,几日后,逝者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中午亲朋好友一起在酒店吃饭,我以为整个丧事也就结束了,陪同学夫妻送完外地朋友时,我关心的说了句:“你夫妻俩辛苦多日,今日母亲终于入土为安,可以好好休息了!”“哪里,我们下午俩夫妻还得跪,晚上还要跪呢!”同学妻子,拖着满脸的疲惫无奈的说。同学是外省人,他妻子是本地人,不习惯外地的这种办丧事的繁文褥节。做为媳妇,她认为,婆婆在世的时候,对她好点,也就尽到孝道了,人走了,就没必要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表面文章。我们这群同学的相知好友也比较认可她:做为媳妇,她是称职的,同学母亲在天上,对这个媳妇,应该是满意的。
中国人讲究孝道,三字经里有“首孝悌,次见闻”说的是: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对孝道之重且诸多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的孝子故事,辟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丹药、黄香扇枕温席”等。那么,今天,我们做子女要怎么做,才算对得起父母,才算尽到最起码的孝道呢?同学的妻子说得很朴实:老人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些。
附近农村有位老人,是位老共产党员,七十多岁了,长年一个人在家,患有很严重的哮喘,每天,他都在村部门前大坪上佝偻着“嗯哏、嗯哏”的大声咳嗽。老人有一个儿子,已经成家了,但长年在外,难得回来,对老人也不闻不问的。老人早已失去了劳动能力,依靠镇村里的微薄补贴及周边邻居的照顾艰难度日,可谓老境凄凉,临终郁郁。去世后,他在外地早已成家立业的儿子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回来了,当即披麻戴孝,摆灵堂设香案,三叩九拜,痛哭哀嚎,真是见者感悲,闻者动容呀!出殡那日,请了乐队,敲锣打鼓,鞭炮礼乐,热热闹闹的绕全村大道小巷走了一圈。那个架式呀,真个是气派!可是,又有什么用?村人都在背后嘀咕:“老子在的时候不管不顾,死了摆谱,顶个屁用呀!”确实,其父若有魂灵,在天上也会指着儿子痛骂其不孝!
试想想,其父临走之前,心何其憾,情何其不甘,可谓死不瞑目呀!
每个人来到世间,只有一遭,花开花落,春夏秋冬,月圆月缺,时间何其短暂!今生有缘,成为亲人,当老吾老,幼吾幼;俗话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莫待那一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悔之晚矣!
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小辈的,多陪陪他(她)们多关心他(她)们,尽可能的尽孝,以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老人走了,后事则不必太张扬繁琐,老人地下有知,不会责怪;在世的亲朋好友,亦无碎语闲言。
父母在,不远行。长时期扔下老人不闻不问不论死活,直至老人走时,摆出一副孝子的姿态,大操大办,后事喧然,对于老人能弥补万一吗?想因之而博得孝子的名声?何其荒唐,只徒增笑资且为世人唾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