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穗头,没门 (2/2)
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疯狂尘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干农活,没船等于零。有船也要早出门半小时,晚回家半小时。没办法,老祖宗的恩赐遗产就是这样子的。
稻田的秧苗统一育在村南面的田块里。刚种“双季稻”,刚要求“铲土莳秧”,我们没经验,圩田里好几十亩稻田所需秧苗也都培育在村南面的秧田里。没有“秧随田走”。如果聪明一点,圩田需要的秧苗就应该培育在圩田里。这下可不得了啦!秧苗先带土铲在畚箕里,面积比床头柜还小,每人挑两块,很轻很轻,悠哉悠哉。那就多装点,绝对不行!带土秧苗半只筷子长,秧杆子像粗线香,一碰就断。“断了腰”的秧苗长不大,即使长大了也别指望它“养儿育女”。叠双层万万使不得。窝工耗时,劳命伤财。然后挑上摆渡船驶去圩里。再挑上圩岸下到地里,一块一块地托摆在田里。“三只黄狼四个翻身”,可怜的小苗儿早就泥禾分离,在灼烈的阳光下失水虚脱,收身缩体,恹恹弱弱,仿佛是抢救室里的早产婴儿,随时丢魂而逝。
按照抢栽计划,在圩里忙死忙活,折腾了两天两夜,连午饭都带到圩里吃。队里供应大麦茶。有人带只热水瓶,开水泡炒米粉,开水泡泡饭;有人煎饼包咸菜,饭团稀粥汤;还有人豆瓣酱拌干面,吃玉米、南瓜、山芋。凡是能填饱肚子的都“饿饥好吃”,算是美味佳肴。满打满算,才完成了五分之一都不到的栽种任务,还有四十多亩地。照此下去打疲劳战,消耗战,肯定要延误战机。不是危言耸听,到头来碰到“寒露瘟神”冲天而降,喷寒抖凉,保不准齐刷刷地一大片“翘穗头”,真要颗粒无收,叫你想哭都找不到坟头呢!
困难大,没有社员拼劲大;险阻多,没有众人智慧多。怎么办?我和生产队队委们连夜商量棘手的花春圩抢栽解危之计,一致同意冒冒险,来一次偷拔秧。要不露声色,若无其事,“屙屎捏拳头——暗暗使劲”。为了绝不让“翘穗头”的厄运发生,要保证饭碗里盛白米饭,豁出去了。我连夜关照农技员别吝啬,把最上乘的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尿素化肥撒下去,催生新根快醒身。关照管水员务必须保持“脚面水位”,肥效吸收佳,拔秧感觉嫩。关照各队委做好亲人邻居工作,不管是社办企业的,是医生教师的,是“五匠”(泥水匠、木匠、漆匠、剃头匠、皮鞋匠)师傅的,凡是吃生产队统配粮食的,明天晚上都要参加拔秧大战,来它一个“风卷残云”,神不知鬼不觉地拔个“精打光”。还有个舆论准备,当天让贫农代表在大家面前摇唇鼓舌:今晚,我们生产队要杀猪犒劳众乡亲,谁出来拔秧谁就可以打牙祭吃半夜饭。记工员也煽风点火造势:队委们研究同意,凡是出勤的,多加半个工。
好家伙,为了饭碗头,为了吃块肉,为了加工分,天擦黑,“拐脚裁缝”、“小脚老太”、“白眼障老头”十分主动积极,都七撞八跌摸黑来到秧田。“队长,不好啦,阿秀挑秧时不小心跌进灰潭了!”“队长,出事啦,永奎叔在水泥船上装秧把,突然把腰挫伤啦!”“快去换换洗洗!”“快扶永奎叔回家躺着,请阿锡(队里人,在大队当“赤脚医生”)去看看要紧不要紧。”“三下五除二”,我干脆利落地处置好突发事故,整个身心都扑在拔秧现场上。拔秧拉线莳秧的工效是铲土拉线莳秧的二三倍。今夜拔秧人多势众,“刷刷刷”地又多又快,“享口福”的后勤又紧紧跟上,明后朝花春圩大田插秧,肯定像菜刀切瓜“切哩咔嚓”顺顺爽爽。寒露“翘穗头”,没门!我和会计粗略地估算一下,这次“出格行动”把带土秧苗运输到圩里来回折腾的两三天时间抢回来了。在“双抢”大舞台上“小聪明”侥幸得逞,来年一定吸取教训,决不能“故伎重演”。秧苗儿一定要紧紧依偎在圩田老爸身旁。运筹帷幄、事半功倍,才是真聪明。
当天夜里全队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个个铆足劲,人人不落后。记得村东头有个10来岁的男孩子叫天宏,穿着背心短裤,坐在秧凳上。秧水一晃一晃,小手一拔一拔,叶多根少,天知道是拔秧还是摘叶。小孩呵欠不断,睡眼朦胧,还在秧田里硬撑着,一心惦记半夜里有肉吃。秧田里的蚂蟥也惦记着他。屁股上,大腿内侧一下子叮上了三五条。小男孩好不容易熬到吃上肉。他吃饱半夜饭,擦擦脚,钻上床就睡。叮在腿上的蚂蟥们也吃饱了,喝足了,像紫褐色的“巨峰葡萄”,圆滚滚、亮晶晶的,悄无声息地躺在身旁。很快,席子上流淌着殷红的鲜血。据说被吮吸掉多少血,就再要流掉多少血。当时,他妈妈噙着泪,自言自语:“吃进去的肉,补不够吸掉的血啊”!
时干农活,没船等于零。有船也要早出门半小时,晚回家半小时。没办法,老祖宗的恩赐遗产就是这样子的。
稻田的秧苗统一育在村南面的田块里。刚种“双季稻”,刚要求“铲土莳秧”,我们没经验,圩田里好几十亩稻田所需秧苗也都培育在村南面的秧田里。没有“秧随田走”。如果聪明一点,圩田需要的秧苗就应该培育在圩田里。这下可不得了啦!秧苗先带土铲在畚箕里,面积比床头柜还小,每人挑两块,很轻很轻,悠哉悠哉。那就多装点,绝对不行!带土秧苗半只筷子长,秧杆子像粗线香,一碰就断。“断了腰”的秧苗长不大,即使长大了也别指望它“养儿育女”。叠双层万万使不得。窝工耗时,劳命伤财。然后挑上摆渡船驶去圩里。再挑上圩岸下到地里,一块一块地托摆在田里。“三只黄狼四个翻身”,可怜的小苗儿早就泥禾分离,在灼烈的阳光下失水虚脱,收身缩体,恹恹弱弱,仿佛是抢救室里的早产婴儿,随时丢魂而逝。
按照抢栽计划,在圩里忙死忙活,折腾了两天两夜,连午饭都带到圩里吃。队里供应大麦茶。有人带只热水瓶,开水泡炒米粉,开水泡泡饭;有人煎饼包咸菜,饭团稀粥汤;还有人豆瓣酱拌干面,吃玉米、南瓜、山芋。凡是能填饱肚子的都“饿饥好吃”,算是美味佳肴。满打满算,才完成了五分之一都不到的栽种任务,还有四十多亩地。照此下去打疲劳战,消耗战,肯定要延误战机。不是危言耸听,到头来碰到“寒露瘟神”冲天而降,喷寒抖凉,保不准齐刷刷地一大片“翘穗头”,真要颗粒无收,叫你想哭都找不到坟头呢!
困难大,没有社员拼劲大;险阻多,没有众人智慧多。怎么办?我和生产队队委们连夜商量棘手的花春圩抢栽解危之计,一致同意冒冒险,来一次偷拔秧。要不露声色,若无其事,“屙屎捏拳头——暗暗使劲”。为了绝不让“翘穗头”的厄运发生,要保证饭碗里盛白米饭,豁出去了。我连夜关照农技员别吝啬,把最上乘的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尿素化肥撒下去,催生新根快醒身。关照管水员务必须保持“脚面水位”,肥效吸收佳,拔秧感觉嫩。关照各队委做好亲人邻居工作,不管是社办企业的,是医生教师的,是“五匠”(泥水匠、木匠、漆匠、剃头匠、皮鞋匠)师傅的,凡是吃生产队统配粮食的,明天晚上都要参加拔秧大战,来它一个“风卷残云”,神不知鬼不觉地拔个“精打光”。还有个舆论准备,当天让贫农代表在大家面前摇唇鼓舌:今晚,我们生产队要杀猪犒劳众乡亲,谁出来拔秧谁就可以打牙祭吃半夜饭。记工员也煽风点火造势:队委们研究同意,凡是出勤的,多加半个工。
好家伙,为了饭碗头,为了吃块肉,为了加工分,天擦黑,“拐脚裁缝”、“小脚老太”、“白眼障老头”十分主动积极,都七撞八跌摸黑来到秧田。“队长,不好啦,阿秀挑秧时不小心跌进灰潭了!”“队长,出事啦,永奎叔在水泥船上装秧把,突然把腰挫伤啦!”“快去换换洗洗!”“快扶永奎叔回家躺着,请阿锡(队里人,在大队当“赤脚医生”)去看看要紧不要紧。”“三下五除二”,我干脆利落地处置好突发事故,整个身心都扑在拔秧现场上。拔秧拉线莳秧的工效是铲土拉线莳秧的二三倍。今夜拔秧人多势众,“刷刷刷”地又多又快,“享口福”的后勤又紧紧跟上,明后朝花春圩大田插秧,肯定像菜刀切瓜“切哩咔嚓”顺顺爽爽。寒露“翘穗头”,没门!我和会计粗略地估算一下,这次“出格行动”把带土秧苗运输到圩里来回折腾的两三天时间抢回来了。在“双抢”大舞台上“小聪明”侥幸得逞,来年一定吸取教训,决不能“故伎重演”。秧苗儿一定要紧紧依偎在圩田老爸身旁。运筹帷幄、事半功倍,才是真聪明。
当天夜里全队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个个铆足劲,人人不落后。记得村东头有个10来岁的男孩子叫天宏,穿着背心短裤,坐在秧凳上。秧水一晃一晃,小手一拔一拔,叶多根少,天知道是拔秧还是摘叶。小孩呵欠不断,睡眼朦胧,还在秧田里硬撑着,一心惦记半夜里有肉吃。秧田里的蚂蟥也惦记着他。屁股上,大腿内侧一下子叮上了三五条。小男孩好不容易熬到吃上肉。他吃饱半夜饭,擦擦脚,钻上床就睡。叮在腿上的蚂蟥们也吃饱了,喝足了,像紫褐色的“巨峰葡萄”,圆滚滚、亮晶晶的,悄无声息地躺在身旁。很快,席子上流淌着殷红的鲜血。据说被吮吸掉多少血,就再要流掉多少血。当时,他妈妈噙着泪,自言自语:“吃进去的肉,补不够吸掉的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