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大汉第一太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陈平带着那颗被石灰包裹着的人头,从宣室殿退出,神情复杂的走向尚冠里之时,刘盈的太子辇车,早已过了渭水,踏上了前往三原的路。
只不过,刘盈此时的关注点,并不再此往三原的主要目标——修渠之上。
“唉~”
“可惜淮阴侯一代名将,竟落得受缚钟室,为竹刃所杀之下场······”
面带感怀的掀开车帘,遥望向身后,依稀可见轮廓的未央宫正殿,听着吕释之满是唏嘘的感叹,刘盈也是不由稍叹一口气。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韩信得今日之下场,不过种因得果,自作孽而取罪于天,实无可祷也······”
稍带附和的发出一声感叹,刘盈便将眉头稍稍皱起,暗自摇头叹息了起来。
从本心上出发,对于韩信,刘盈其实更倾向于:留他一命。
诚然,如今汉室糟糕的财政状况,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主动发动的对外战争;就算刘盈有意在有生之年遣兵出塞,也绝非是十年之内。
但对于淮阴侯韩信这种千年难出的旷世名将,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就算留着不用,起也码会心里更有底。
——万一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有一个名将在手,总是好的。
如果抛开其他因素不论,刘盈也同样认为:留下韩信,无论是对日后关东的平定,亦或是对北方匈奴,南方百越的征讨,都可以被视作长安中央的一大王牌。
但作为储君,作为日后的汉天子,刘盈根本无法‘抛开事实不谈’······
有广野君郦食其那件往事,但凡刘盈展露出要保韩信一命的意图,就必然会失去曲周侯家族的支持!
更何况除了那件事,韩信曾犯下的一桩桩罪,任意一个拎出来,都是足以杀头的死罪!
——私自破坏汉-齐联盟,攻打齐王田广!
——身为楚王,却收留项羽旧部钟离眜!
——伙同代相陈豨,意欲里应外合,谋汉社稷!!!
这一世,又多了个‘行刺国储,意欲动摇社稷’······
除了这几件可以摆在明面上的罪名,韩信,还有一个摆不上台面,却又绕不过去的罪名。
“怨望······”
轻微一声呢喃,刘盈不由面带遗憾的摇了摇头。
实际上,韩信之所以‘非死不可’,其主要原因,根本不是后世人常以为的‘功高震主’,而是曾经,直接导致嬴秦二世而亡,且直到如今,都仍旧饱受争议的一项政策。
——废分封。
韩信之所以非死不可,并不是韩信真的厉害到了天子刘邦,都非要杀韩信才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的地步,而是天子刘邦,已经下定了‘废分封’的决心!
只不过,相较于嬴秦简单粗暴的神州中原尽郡县,汉室‘废分封’的手段,相对更柔和一些。
一开始,先分封异姓诸侯近十,再以各种或真或假的罪责逐个击破,最终得出一个‘异姓诸侯的存在,于天下不利’的共识。
而后,再效仿东周遍封姬氏王族的故事,以刘氏宗亲诸侯,取代异姓诸侯。
如今汉室,便处于‘意识到异姓诸侯的隐患,逐步向宗亲诸侯过渡’的时期。
等彭越、英布等最后几位异姓诸侯被铲除,汉室废分封,就将进入下一个进程。
——照葫芦画瓢,按铲除异姓诸侯的手段,次第取缔宗亲诸侯,从而达成‘徐图郡县’的最终目标。
而韩信,说其功高也好,才能卓绝也罢,但归根结底,也终还是汉室铲除异姓诸侯的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异姓诸侯之一。
作为汉室将来的掌控者,刘盈光是出于这个考虑,就绝对没有留下韩信,以图日后的道理。
原因很简单:韩信该死,是因为他曾是异姓诸侯。
杀韩信,并非是为了结束一条生命,而是汉室需要借着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昭示中央铲除异姓诸侯的决心!
而留韩信,则会让汉室‘废分封’的进程,再度蒙上一层疑纱。
——就韩信那一长串可以反复族诛的罪名,若是留,那就只能是‘许其戴罪立功’。
那,立功之后呢?
等韩信日后,立下足以抵消罪责,甚至更多的功劳,该如何赏赐?
不赏,那就是寒了功臣的心;赏,那就只能封王。
这样一来,过往近十年,天子刘邦在关东南征北战,费个什么劲儿?
长安朝堂每年数百、上千万石的军粮,数十上百万民夫、几十万军卒砸下去,结果就换来一个‘异姓诸侯都可以废王为侯,戴罪立功后,再度做异姓诸侯’?
刘盈非常确定:这句话,无论是什么人说出口,都必然会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包括刘盈的母亲,当朝皇后吕雉,也不例外!
再有,便是现在的刘盈,还只是太子而已。
且不论留下韩信之后,刘盈是否能不被这柄双刃剑所伤,也不谈韩信日后是忠心耿耿,亦或是暗怀鬼胎。
单只一项‘看不透异姓诸侯的弊端’的罪责,就足以让刘盈才刚稳固下来的储位,再次摇摇欲坠!
因为废黜异姓诸侯,以宗亲诸侯取代、过渡,最终逐步废黜分封制,已经是长安朝堂的共识。
这不单单是如今汉室的意识形态,也同样是历史大势。
而一个意识形态不稳固,想要抗拒历史大势的太子,尤其是还是开国皇帝的太子,是绝对不可能活的到天子驾崩,新君易立那一天的······
“唉······”
“待日后,王师北上以讨匈奴,也不知何人可为良帅······”
萧然一声长叹,刘盈便满是感怀的将车帘放下,暗自摇了摇头。
却见吕释之听闻此言,只略有些轻蔑的一笑,旋即笑着低下了头。
“韩信之才,确乃世间罕有。”
“然臣以为,尚不至家上所言之地······”
应声睁开眼,刘盈只面色随和的一笑,佯装新奇的望向吕释之。
“怎么?”
“舅父莫不以为,今吾汉家,另得不下韩信之帅才?”
嘴上虽是这么说,刘盈心里却是万般笃定的摇了摇头。
——那,可是韩信!
——纵是到了两千多年之后,都为后世人尊称一声‘兵仙’的军事家!
纵观... -->>
在陈平带着那颗被石灰包裹着的人头,从宣室殿退出,神情复杂的走向尚冠里之时,刘盈的太子辇车,早已过了渭水,踏上了前往三原的路。
只不过,刘盈此时的关注点,并不再此往三原的主要目标——修渠之上。
“唉~”
“可惜淮阴侯一代名将,竟落得受缚钟室,为竹刃所杀之下场······”
面带感怀的掀开车帘,遥望向身后,依稀可见轮廓的未央宫正殿,听着吕释之满是唏嘘的感叹,刘盈也是不由稍叹一口气。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韩信得今日之下场,不过种因得果,自作孽而取罪于天,实无可祷也······”
稍带附和的发出一声感叹,刘盈便将眉头稍稍皱起,暗自摇头叹息了起来。
从本心上出发,对于韩信,刘盈其实更倾向于:留他一命。
诚然,如今汉室糟糕的财政状况,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场主动发动的对外战争;就算刘盈有意在有生之年遣兵出塞,也绝非是十年之内。
但对于淮阴侯韩信这种千年难出的旷世名将,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就算留着不用,起也码会心里更有底。
——万一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有一个名将在手,总是好的。
如果抛开其他因素不论,刘盈也同样认为:留下韩信,无论是对日后关东的平定,亦或是对北方匈奴,南方百越的征讨,都可以被视作长安中央的一大王牌。
但作为储君,作为日后的汉天子,刘盈根本无法‘抛开事实不谈’······
有广野君郦食其那件往事,但凡刘盈展露出要保韩信一命的意图,就必然会失去曲周侯家族的支持!
更何况除了那件事,韩信曾犯下的一桩桩罪,任意一个拎出来,都是足以杀头的死罪!
——私自破坏汉-齐联盟,攻打齐王田广!
——身为楚王,却收留项羽旧部钟离眜!
——伙同代相陈豨,意欲里应外合,谋汉社稷!!!
这一世,又多了个‘行刺国储,意欲动摇社稷’······
除了这几件可以摆在明面上的罪名,韩信,还有一个摆不上台面,却又绕不过去的罪名。
“怨望······”
轻微一声呢喃,刘盈不由面带遗憾的摇了摇头。
实际上,韩信之所以‘非死不可’,其主要原因,根本不是后世人常以为的‘功高震主’,而是曾经,直接导致嬴秦二世而亡,且直到如今,都仍旧饱受争议的一项政策。
——废分封。
韩信之所以非死不可,并不是韩信真的厉害到了天子刘邦,都非要杀韩信才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的地步,而是天子刘邦,已经下定了‘废分封’的决心!
只不过,相较于嬴秦简单粗暴的神州中原尽郡县,汉室‘废分封’的手段,相对更柔和一些。
一开始,先分封异姓诸侯近十,再以各种或真或假的罪责逐个击破,最终得出一个‘异姓诸侯的存在,于天下不利’的共识。
而后,再效仿东周遍封姬氏王族的故事,以刘氏宗亲诸侯,取代异姓诸侯。
如今汉室,便处于‘意识到异姓诸侯的隐患,逐步向宗亲诸侯过渡’的时期。
等彭越、英布等最后几位异姓诸侯被铲除,汉室废分封,就将进入下一个进程。
——照葫芦画瓢,按铲除异姓诸侯的手段,次第取缔宗亲诸侯,从而达成‘徐图郡县’的最终目标。
而韩信,说其功高也好,才能卓绝也罢,但归根结底,也终还是汉室铲除异姓诸侯的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异姓诸侯之一。
作为汉室将来的掌控者,刘盈光是出于这个考虑,就绝对没有留下韩信,以图日后的道理。
原因很简单:韩信该死,是因为他曾是异姓诸侯。
杀韩信,并非是为了结束一条生命,而是汉室需要借着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昭示中央铲除异姓诸侯的决心!
而留韩信,则会让汉室‘废分封’的进程,再度蒙上一层疑纱。
——就韩信那一长串可以反复族诛的罪名,若是留,那就只能是‘许其戴罪立功’。
那,立功之后呢?
等韩信日后,立下足以抵消罪责,甚至更多的功劳,该如何赏赐?
不赏,那就是寒了功臣的心;赏,那就只能封王。
这样一来,过往近十年,天子刘邦在关东南征北战,费个什么劲儿?
长安朝堂每年数百、上千万石的军粮,数十上百万民夫、几十万军卒砸下去,结果就换来一个‘异姓诸侯都可以废王为侯,戴罪立功后,再度做异姓诸侯’?
刘盈非常确定:这句话,无论是什么人说出口,都必然会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
——包括刘盈的母亲,当朝皇后吕雉,也不例外!
再有,便是现在的刘盈,还只是太子而已。
且不论留下韩信之后,刘盈是否能不被这柄双刃剑所伤,也不谈韩信日后是忠心耿耿,亦或是暗怀鬼胎。
单只一项‘看不透异姓诸侯的弊端’的罪责,就足以让刘盈才刚稳固下来的储位,再次摇摇欲坠!
因为废黜异姓诸侯,以宗亲诸侯取代、过渡,最终逐步废黜分封制,已经是长安朝堂的共识。
这不单单是如今汉室的意识形态,也同样是历史大势。
而一个意识形态不稳固,想要抗拒历史大势的太子,尤其是还是开国皇帝的太子,是绝对不可能活的到天子驾崩,新君易立那一天的······
“唉······”
“待日后,王师北上以讨匈奴,也不知何人可为良帅······”
萧然一声长叹,刘盈便满是感怀的将车帘放下,暗自摇了摇头。
却见吕释之听闻此言,只略有些轻蔑的一笑,旋即笑着低下了头。
“韩信之才,确乃世间罕有。”
“然臣以为,尚不至家上所言之地······”
应声睁开眼,刘盈只面色随和的一笑,佯装新奇的望向吕释之。
“怎么?”
“舅父莫不以为,今吾汉家,另得不下韩信之帅才?”
嘴上虽是这么说,刘盈心里却是万般笃定的摇了摇头。
——那,可是韩信!
——纵是到了两千多年之后,都为后世人尊称一声‘兵仙’的军事家!
纵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