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宦海无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九章 水泥厂的风波(2)
当天夜里,徐少杰回到了淮扬市的家里,当他和张小玉在吹着电扇,看着电视的时候,张世奎已经开始已经开始应付第一批次的“上访者”了。
张世奎知道,徐少杰也是怕麻烦,徐少杰是主要领导,不能也不应该沉湎到诸多的具体事情中间去,主要领导主要是决策,比如建水泥厂、蔬菜大棚,都是徐少杰拍板,具体的筹办过程,徐少杰很少参与,遇到具体办事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徐少杰就出面了,一旦拿出了方案之后,徐少杰马上退居二线,不再过问具体事情。
张世奎暗自将徐少杰和刘志华进行了比较,两人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徐少杰是抓大放小,抓住了主要方向,一般不干涉具体过程,大都是看事情的结果,所以,管事的人手里有权,有自主权,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事情,就说蔬菜大棚的事情,胡德义整天泡在花冠村,徐少杰落实了建大棚的资金之后,将所有事情交给了胡德义,包括所有的开支事宜,包括建大棚的地方、雇用人管理大棚等,再说水泥厂筹建的事宜,徐少杰解决了贷款问题,根本就没有过问具体的事情,会议上做出布置安排之后,就不关心了。乍看起来,徐少杰似乎是有些放任自流的意思,其实不然,徐少杰抓住了主线,总是能够很巧妙的引导着大家跟着他的思路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领导艺术,是真正的领导方式。再看刘志华,差了就不是一个档次了,什么都想着管,什么都捏的死死的,不相信下面,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考虑到下面的困难,一律采用强行措施,办不好就是粗暴对待,刘志华落到这样的结局,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张世奎感觉到,跟着徐少杰,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到底是名牌大学生,淮扬市委办公室派下来的干部,水平高,见识广,张世奎想到了自己,是区长,区长当然要面对具体的工作,可将来如果做了书记,学习的榜样,就是徐少杰。
不过张世奎来不及总结,晚上,得到了准确消息的董桂花和刘沐就到区公所的寝室,找到了他。
董桂花是女同志,众所周知,女同志本来就有优势,加上玉林乡现在的地位不同了,在玉都区是鼎鼎有名,所以,董桂花的大嗓门让张世奎有些发懵,刘沐不同,文文静静的,两人的性别似乎倒了,张世奎不听就知道两人来的目的,12个村,可只有8个指标,两个照顾乡政府的指标,自然不会分下去的。
张世奎早就跟着徐少杰学到了一些办法,此刻,田立新、赵德立都在他的寝室里面,众人一起给董桂花和刘沐解释,这是区委会定下的事情,众人当然不会抬出徐少杰,总之是集体研究决定的。董桂花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表示,坚决支持区委的决定,可万事都有例外啊,玉林乡的情况特殊,应该照顾,刘沐在一边不紧不慢的补充,弄得张世奎、田立新和赵德立面面相觑,张世奎实在没辙了,最后询问,玉林乡存在多大的困难,董桂花倒也知趣,表示增加两个指标就够了,玉林乡知道区委区公所也是有具体困难的。
张世奎没有表态,赵德立已经记下了董桂花的要求,张世奎表示,这些问题,最后统一研究,不过,10个指标,三天内必须完成,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董桂花和刘沐离开之后,张世奎要求田立新和赵德立,这三天时间,统一办公,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具体的统计情况,让宋涛去办理,水泥厂的管理人员,安排具体任务,做一些登记的事宜。
晚上,张世奎跑到了财政所,财政所有客房,张世奎想着好好睡一觉,早上起来之后,精神饱满的办公。
早上,张世奎出现在区公所院子里的时候,傻眼了,区公所没有通知开会,乡政府的书记和乡长全部到区公所来了,看样子都是赶早的,还有不少的站所负责人,张世奎安排食堂煮面条,大家总是要吃早餐的,令张世奎没有想到的是,食堂里的师傅,也悄声请张世奎关照考虑,吃面条的时候,张世奎开始抠脑袋了,躲是躲不过的,必须要解决问题,指标只有那么多,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吃完早餐之后,张世奎想到了办法,区直单位的负责人暂时在大会议室等候,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到小会议室,一个一个解释,耽误时间,索性一起解释,如果有具体困难的,到时候再说。徐少杰上任几个月时间,开了一些会,玉都区的会风有所转变,所以,这些书记和乡长也就大胆发表意见了,总之一个情况,指标少了,还要求解决指标,赵德立最先解释,接着是田立新,最后是张世奎,区公所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班子成员,都去落实自己的两个指标了。乡政府的领导,对区委研究的意见都表示支持,没有人质疑区委区公所领导,相反,有人提出,徐书记和张区长没有分配指标,有些不公正,经过了接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乡政府的领导提出了各自的困难之后,迅速回去了,毕竟,时间不多,现有的10个指标,要迅速落实,要将人直接送到水泥厂。
接下来是区直单位负责人,也就是张世奎最为头疼的问题,16个指标,平均一个单位不到一个指标,当然张世奎在头天夜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难度很大,张世奎大概考虑了一个方案,在会议室里面,和田立新、赵德立仔细进行了磋商,方案不是很完美,聊胜于无。
再次开始的会议,难度陡然增大,几乎所有的区直单位负责人都来了,大家的要求,至少一个单位一个指标,这当然没有可能性,听了大家的要求之后,张世奎亲自解释,这次,张世奎很严肃,要求区直单位体谅区公所的困难,指标重点针对的是农民,剩下的指标,经过区委会的讨论,已经形成统一意见,不可能变更了,所以,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克服,接下来,张世奎说出了自己和田学贵、赵德立商议的意见。
张世奎说出来意见之后,会议室里陷... -->>
第八十九章 水泥厂的风波(2)
当天夜里,徐少杰回到了淮扬市的家里,当他和张小玉在吹着电扇,看着电视的时候,张世奎已经开始已经开始应付第一批次的“上访者”了。
张世奎知道,徐少杰也是怕麻烦,徐少杰是主要领导,不能也不应该沉湎到诸多的具体事情中间去,主要领导主要是决策,比如建水泥厂、蔬菜大棚,都是徐少杰拍板,具体的筹办过程,徐少杰很少参与,遇到具体办事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徐少杰就出面了,一旦拿出了方案之后,徐少杰马上退居二线,不再过问具体事情。
张世奎暗自将徐少杰和刘志华进行了比较,两人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徐少杰是抓大放小,抓住了主要方向,一般不干涉具体过程,大都是看事情的结果,所以,管事的人手里有权,有自主权,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事情,就说蔬菜大棚的事情,胡德义整天泡在花冠村,徐少杰落实了建大棚的资金之后,将所有事情交给了胡德义,包括所有的开支事宜,包括建大棚的地方、雇用人管理大棚等,再说水泥厂筹建的事宜,徐少杰解决了贷款问题,根本就没有过问具体的事情,会议上做出布置安排之后,就不关心了。乍看起来,徐少杰似乎是有些放任自流的意思,其实不然,徐少杰抓住了主线,总是能够很巧妙的引导着大家跟着他的思路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领导艺术,是真正的领导方式。再看刘志华,差了就不是一个档次了,什么都想着管,什么都捏的死死的,不相信下面,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考虑到下面的困难,一律采用强行措施,办不好就是粗暴对待,刘志华落到这样的结局,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张世奎感觉到,跟着徐少杰,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到底是名牌大学生,淮扬市委办公室派下来的干部,水平高,见识广,张世奎想到了自己,是区长,区长当然要面对具体的工作,可将来如果做了书记,学习的榜样,就是徐少杰。
不过张世奎来不及总结,晚上,得到了准确消息的董桂花和刘沐就到区公所的寝室,找到了他。
董桂花是女同志,众所周知,女同志本来就有优势,加上玉林乡现在的地位不同了,在玉都区是鼎鼎有名,所以,董桂花的大嗓门让张世奎有些发懵,刘沐不同,文文静静的,两人的性别似乎倒了,张世奎不听就知道两人来的目的,12个村,可只有8个指标,两个照顾乡政府的指标,自然不会分下去的。
张世奎早就跟着徐少杰学到了一些办法,此刻,田立新、赵德立都在他的寝室里面,众人一起给董桂花和刘沐解释,这是区委会定下的事情,众人当然不会抬出徐少杰,总之是集体研究决定的。董桂花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表示,坚决支持区委的决定,可万事都有例外啊,玉林乡的情况特殊,应该照顾,刘沐在一边不紧不慢的补充,弄得张世奎、田立新和赵德立面面相觑,张世奎实在没辙了,最后询问,玉林乡存在多大的困难,董桂花倒也知趣,表示增加两个指标就够了,玉林乡知道区委区公所也是有具体困难的。
张世奎没有表态,赵德立已经记下了董桂花的要求,张世奎表示,这些问题,最后统一研究,不过,10个指标,三天内必须完成,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董桂花和刘沐离开之后,张世奎要求田立新和赵德立,这三天时间,统一办公,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具体的统计情况,让宋涛去办理,水泥厂的管理人员,安排具体任务,做一些登记的事宜。
晚上,张世奎跑到了财政所,财政所有客房,张世奎想着好好睡一觉,早上起来之后,精神饱满的办公。
早上,张世奎出现在区公所院子里的时候,傻眼了,区公所没有通知开会,乡政府的书记和乡长全部到区公所来了,看样子都是赶早的,还有不少的站所负责人,张世奎安排食堂煮面条,大家总是要吃早餐的,令张世奎没有想到的是,食堂里的师傅,也悄声请张世奎关照考虑,吃面条的时候,张世奎开始抠脑袋了,躲是躲不过的,必须要解决问题,指标只有那么多,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吃完早餐之后,张世奎想到了办法,区直单位的负责人暂时在大会议室等候,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到小会议室,一个一个解释,耽误时间,索性一起解释,如果有具体困难的,到时候再说。徐少杰上任几个月时间,开了一些会,玉都区的会风有所转变,所以,这些书记和乡长也就大胆发表意见了,总之一个情况,指标少了,还要求解决指标,赵德立最先解释,接着是田立新,最后是张世奎,区公所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班子成员,都去落实自己的两个指标了。乡政府的领导,对区委研究的意见都表示支持,没有人质疑区委区公所领导,相反,有人提出,徐书记和张区长没有分配指标,有些不公正,经过了接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乡政府的领导提出了各自的困难之后,迅速回去了,毕竟,时间不多,现有的10个指标,要迅速落实,要将人直接送到水泥厂。
接下来是区直单位负责人,也就是张世奎最为头疼的问题,16个指标,平均一个单位不到一个指标,当然张世奎在头天夜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难度很大,张世奎大概考虑了一个方案,在会议室里面,和田立新、赵德立仔细进行了磋商,方案不是很完美,聊胜于无。
再次开始的会议,难度陡然增大,几乎所有的区直单位负责人都来了,大家的要求,至少一个单位一个指标,这当然没有可能性,听了大家的要求之后,张世奎亲自解释,这次,张世奎很严肃,要求区直单位体谅区公所的困难,指标重点针对的是农民,剩下的指标,经过区委会的讨论,已经形成统一意见,不可能变更了,所以,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克服,接下来,张世奎说出了自己和田学贵、赵德立商议的意见。
张世奎说出来意见之后,会议室里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