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布拉格之夜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政策是一个极为荒唐的文化专制制度,所有进出希腊港口的船舶,都要经过海关人员的搜查,只要是有书的,特别是外国书,统统没收,上交到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里面去收藏。
我猜想,那些一开始哭哭啼啼的商客肯定没有想到,他们这些被迫上交出去的书到了最后,都成为了承载历史重量的珍贵典籍。
欧洲的图书馆学极为兴盛。著名的都柏林文学奖就是由都柏林国家图书馆设定的,这种这种文化传承本身就带有一种文化经典的延续。到了近现代,罗斯福图书馆和戴高乐图书馆等总统图书馆相继诞生,而在中国的藏书,却完全处于一种私人的状态。
我本人喜欢买书,也喜欢藏书。买书藏书似乎成了人生中的一大乐趣。这个藏书似乎在外界也小有名气。无论是写作朋友,还是记者来访,只要一到我家,第一句话就是要参观我的书房。我也乐此不疲的带朋友们参观我的藏书。买书藏书大概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五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柜被我塞的满满。藏书多以社会科学、文学理论、电影戏剧理论、历史理论以及小说散文等书籍居多。常常一个人在家里自娱自乐,欣赏满柜子的书香,偶然翻出一本,仔细揣摩里面的笔记和文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其乐无穷。
所有的藏书家都会面临一个尴尬境地,那就是自己的藏书被人提出要借走。这是任何一个藏书家都不能避免的。我有相当一部分图书沦落到这种境界,经常被人借走,然后就是一去无还,七催八促终于等到还的那天,书的样子已经惨不忍睹,不知在别人家里受到怎样的迫害!封面多出五六种不知从何而来的颜色,整本书像是被迫做了汉奸,连脊梁骨都没有,拿在手上极为软绵,等放到书架中却已经是掉页缺张,到了扔之可惜,藏之无趣的地步。于是只有仿效前辈藏书家,在书柜上贴上字条:书柜中藏书概不外借。
曾经去一位朋友家,那位朋友家中藏书也是极为可观之数。放眼望去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家中等档次的图书馆。文化和知识的冲击力在整个并不宽敞的屋子里回荡。唯一感到奇怪的是在他的书柜上都会看到一个挂在柜子上的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尽是密密麻麻的借书还书登记,他怕我怀疑他在做出租图书的生意,连忙解释说是朋友借书的太多,时间一场根本想不起来谁借了谁没有借。只有出此下策。本子里面一条条的名字和时间,我感到一种无奈和抑郁,朋友的君子关系都到了用这个来约束了,也难得他如此苦心。
我自己的书房则没有这般豪华,枕边床头只放置平时需要或是正在阅读的书。在我自己的书房里面,却远远没有万卷楼那么奢侈,读书看书写书都在同一间斗室里面进行。读书万破万卷,心中自然开阔。何须奢华的书房案几和昂贵的文房四宝?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是一位记者描写陈应松老师书房的新闻稿件。斗室里面藏书极为繁多,书桌上摆着平时需要的文具和工具书,唯一吸引人注意力的就是墙上那杆在神农架使用过的猎枪。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所生活的环境就是一本极为珍贵的藏书。
四
费尔巴哈说过,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拥有最虔诚的信仰。这种信仰,我认为是书和图书馆。这两者是所有读书人必须要嗜好的。
中国关于纸质藏书的历史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至于其他形式的藏书年代更加久远,而西方历史上关于藏书最早的记载则可以追述到伊力亚特的远古时代。但是所有的藏书者都面临一个取舍性。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放在自己家的书柜里的,至少内容不雅观的书籍大概都在藏书家排斥之中。
我曾经和一个写作的朋友谈到了藏书取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正在面临困境的书生们。我们不约而同都认为这个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现实的经济因素不容许他们购买更多的图书,另一方面,他们所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限性“离经之书,叛道之文,非圣人门徒所能读”包括现在很多大学教授临终捐献给图书馆的书籍都是极为专业的文献资料,而这种资料在图书馆一般都是束之高阁的,于是老教授们的最后的一片心意竟然到了最后都成了一个遗憾,至死未能瞑目。
我有一位多年同学,其父亲原来是当时的“大右派”家中藏书无数,文革期间经过多次藏匿才幸免于难。文革结束后老人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再加上儿子出生较晚,晚景极为凄凉。数年前竟然在晚上不幸离世。我同学的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我的同学在外地读书,面对一屋子的手稿和藏书,我很难想象这个母亲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所有的藏书家都厌倦藏书的高度专业性和排斥性,而万卷楼的藏书却绝对是一个例外,它的管理者木氏家族对于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全盘接受的态度,他不属于任何的思想流派,任何观念和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本身没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其他什么民族的文化,在他们眼里都是平等的,一种让人惊讶的平等。于是这种思想和这一楼书籍也就自然而然的教化了所有丽江的读书人。天雨流芳的声音在整座湿润的城市里回响着。
更多的知识分子选择了来访,整个万卷楼于是就成了文化的纽带,它已经超越了所有图书馆的概念,更多的读书人成了先知道万卷楼,然后再知晓木府,最后才是丽江这座城市,城以楼名,楼以书名,而书的主人正是城的主人。如此的循环,如此的关系,确实是文化的一个奇迹。
我惟一知道的国学大师钱穆曾经在抗战烽火之时来到了万卷楼,他在此写下了中国史学名著这部惊世之作,然而他对这座楼的藏书也发出了如下的感叹“书藏万卷,毫无特色,几若未藏”或许这就是万卷楼的特色,这个特色的是如此的令人钦佩。任何一个读者在这里都能取到自己喜好的书,而这却是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做到的。
当沉醉的夕阳倾洒在这千年光景的大宅院里面的时候,钟鸣鼎食的声音都已然退去,传承千年的文化思想浸淫着这里的每一片历史风景,当我漫步在这很多年以前恍然如梦的场景之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感觉,原来这里应该是书生们的去处。
个政策是一个极为荒唐的文化专制制度,所有进出希腊港口的船舶,都要经过海关人员的搜查,只要是有书的,特别是外国书,统统没收,上交到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里面去收藏。
我猜想,那些一开始哭哭啼啼的商客肯定没有想到,他们这些被迫上交出去的书到了最后,都成为了承载历史重量的珍贵典籍。
欧洲的图书馆学极为兴盛。著名的都柏林文学奖就是由都柏林国家图书馆设定的,这种这种文化传承本身就带有一种文化经典的延续。到了近现代,罗斯福图书馆和戴高乐图书馆等总统图书馆相继诞生,而在中国的藏书,却完全处于一种私人的状态。
我本人喜欢买书,也喜欢藏书。买书藏书似乎成了人生中的一大乐趣。这个藏书似乎在外界也小有名气。无论是写作朋友,还是记者来访,只要一到我家,第一句话就是要参观我的书房。我也乐此不疲的带朋友们参观我的藏书。买书藏书大概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五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柜被我塞的满满。藏书多以社会科学、文学理论、电影戏剧理论、历史理论以及小说散文等书籍居多。常常一个人在家里自娱自乐,欣赏满柜子的书香,偶然翻出一本,仔细揣摩里面的笔记和文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其乐无穷。
所有的藏书家都会面临一个尴尬境地,那就是自己的藏书被人提出要借走。这是任何一个藏书家都不能避免的。我有相当一部分图书沦落到这种境界,经常被人借走,然后就是一去无还,七催八促终于等到还的那天,书的样子已经惨不忍睹,不知在别人家里受到怎样的迫害!封面多出五六种不知从何而来的颜色,整本书像是被迫做了汉奸,连脊梁骨都没有,拿在手上极为软绵,等放到书架中却已经是掉页缺张,到了扔之可惜,藏之无趣的地步。于是只有仿效前辈藏书家,在书柜上贴上字条:书柜中藏书概不外借。
曾经去一位朋友家,那位朋友家中藏书也是极为可观之数。放眼望去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家中等档次的图书馆。文化和知识的冲击力在整个并不宽敞的屋子里回荡。唯一感到奇怪的是在他的书柜上都会看到一个挂在柜子上的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尽是密密麻麻的借书还书登记,他怕我怀疑他在做出租图书的生意,连忙解释说是朋友借书的太多,时间一场根本想不起来谁借了谁没有借。只有出此下策。本子里面一条条的名字和时间,我感到一种无奈和抑郁,朋友的君子关系都到了用这个来约束了,也难得他如此苦心。
我自己的书房则没有这般豪华,枕边床头只放置平时需要或是正在阅读的书。在我自己的书房里面,却远远没有万卷楼那么奢侈,读书看书写书都在同一间斗室里面进行。读书万破万卷,心中自然开阔。何须奢华的书房案几和昂贵的文房四宝?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是一位记者描写陈应松老师书房的新闻稿件。斗室里面藏书极为繁多,书桌上摆着平时需要的文具和工具书,唯一吸引人注意力的就是墙上那杆在神农架使用过的猎枪。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所生活的环境就是一本极为珍贵的藏书。
四
费尔巴哈说过,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拥有最虔诚的信仰。这种信仰,我认为是书和图书馆。这两者是所有读书人必须要嗜好的。
中国关于纸质藏书的历史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至于其他形式的藏书年代更加久远,而西方历史上关于藏书最早的记载则可以追述到伊力亚特的远古时代。但是所有的藏书者都面临一个取舍性。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放在自己家的书柜里的,至少内容不雅观的书籍大概都在藏书家排斥之中。
我曾经和一个写作的朋友谈到了藏书取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正在面临困境的书生们。我们不约而同都认为这个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现实的经济因素不容许他们购买更多的图书,另一方面,他们所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限性“离经之书,叛道之文,非圣人门徒所能读”包括现在很多大学教授临终捐献给图书馆的书籍都是极为专业的文献资料,而这种资料在图书馆一般都是束之高阁的,于是老教授们的最后的一片心意竟然到了最后都成了一个遗憾,至死未能瞑目。
我有一位多年同学,其父亲原来是当时的“大右派”家中藏书无数,文革期间经过多次藏匿才幸免于难。文革结束后老人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再加上儿子出生较晚,晚景极为凄凉。数年前竟然在晚上不幸离世。我同学的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我的同学在外地读书,面对一屋子的手稿和藏书,我很难想象这个母亲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所有的藏书家都厌倦藏书的高度专业性和排斥性,而万卷楼的藏书却绝对是一个例外,它的管理者木氏家族对于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全盘接受的态度,他不属于任何的思想流派,任何观念和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本身没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其他什么民族的文化,在他们眼里都是平等的,一种让人惊讶的平等。于是这种思想和这一楼书籍也就自然而然的教化了所有丽江的读书人。天雨流芳的声音在整座湿润的城市里回响着。
更多的知识分子选择了来访,整个万卷楼于是就成了文化的纽带,它已经超越了所有图书馆的概念,更多的读书人成了先知道万卷楼,然后再知晓木府,最后才是丽江这座城市,城以楼名,楼以书名,而书的主人正是城的主人。如此的循环,如此的关系,确实是文化的一个奇迹。
我惟一知道的国学大师钱穆曾经在抗战烽火之时来到了万卷楼,他在此写下了中国史学名著这部惊世之作,然而他对这座楼的藏书也发出了如下的感叹“书藏万卷,毫无特色,几若未藏”或许这就是万卷楼的特色,这个特色的是如此的令人钦佩。任何一个读者在这里都能取到自己喜好的书,而这却是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做到的。
当沉醉的夕阳倾洒在这千年光景的大宅院里面的时候,钟鸣鼎食的声音都已然退去,传承千年的文化思想浸淫着这里的每一片历史风景,当我漫步在这很多年以前恍然如梦的场景之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感觉,原来这里应该是书生们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