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一世富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时附近的人们连鱼都不怎么吃,更何况是鳖蟹这种东西,水里面不知有多少,平时的人连看也懒得看它们一眼。却是便宜了徐平,前世吃不起,这一世敞开肚皮,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这一网拉下去,直用了快一个时辰。徐平身边的柳树上,已经拴了七只老鳖,最的也有两斤多重。看得徐平竟然发愁,什么时候才能吃完。
正在拉网的时候,林文思一家带着秀秀从路上缓缓走了过来。
看见他们,徐平吃了一惊。自己这个老丈人,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吗?还从来没见他下过田地呢。
慌慌张张迎上去,徐平见礼:“见过老师!”
林文思淡淡地道:“我离乡多年,听你们在这里捕鱼,便带素娘过来看看,就当看看家乡的景致吧。”
徐平急忙把林文思让到柳树下,又叫了一个庄客回庄里拿几把交椅过来,给老师一家坐。他自己不讲究,林文思可是个读书人。
林文思看他忙,也不吭声,等忙完了,才一起过去看众人起网。
众庄客在岸边巴巴等着,见徐平几人过来,一起向林文思见过了礼,才道:“官人,这池塘多少年没人来捕捞,大鱼着实不少。”
此时网里密密麻麻,大大的鱼挤在一起。
林文思道:“只拣两尺以上的,其它依然放回水里。君子之道,不可竭泽而渔。朝廷每年几个月禁渔禁猎,便就是存了这份仁人之心。”
徐平在一边乖乖头。此时宋朝因春夏是生物生长繁殖的时候,禁渔禁猎禁樵采,这是从周朝就传下来的传统,自然也有生态保护的积极意义。林文思这话就是徐平,他这个时候带着庄客来捕鱼,是不对的。
反正只是捕几条鱼自己吃,又不拿出去卖,谁会来管。徐平虽是头,心中却也不以为然,长江以南只怕是天天有鱼,也不见有人什么。
水里的庄客听了吩咐,只挑两尺以上的大鱼出来。
林文思又道:“去折几条柳枝,把鱼穿了依然放在水中。柳枝有生气,鱼便不容易死去。吃鱼只要吃活的,死的不中吃。”
徐平听自己老丈人得一套一套的,不由多看了他两眼。什么柳枝有生气,从来没听过,只听适合用来做棺材板。不过可不敢违抗,乖乖让手下的庄客照做。
林文思虽是得玄乎,但用柳枝穿鱼是对的。柳枝浸在水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活的,能提供氧气,鱼便没那么容易死去。
等庄客拣得差不多了,徐平眼尖,喊道:“里面的鲫鱼桂花鱼尺把左右的也挑出来,这鱼本就长不大。”
庄客看看林文思,见他头,便又挑了七八条出来。
徐平又道:“那几条大的黄腊丁也取出来,这鱼做汤好喝。”
庄客把黄腊丁取出,都看着徐平,怕他又想起什么。
徐平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林文思看看太阳,对众人道:“天色还早,再拉一网。拣几条好的大青鱼,让苏儿回去做脍。其它的糟起来,慢慢吃。”
众人轰然应喏。
林文思又慢悠悠地来了一句:“拉的时候心一些,如果有鳝鱼,不要让它跑了。自来到中原,好长时间没有吃到了。”
徐平心中好笑,原来自己的老丈人是嘴里馋了。
庄客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在水里拉网。徐平便请老师一家回到柳树底下,坐着交椅乘凉。
坐了下来,徐平了一声:“这天气热的,如果有个西瓜吃就好了。”
林文思道:“我也听闻西瓜好吃,只是没有吃过,听人此瓜只在契丹有种,中国却没有。你在那里吃的?”
徐平答不上来,只好含混地:“听而已,哪里吃过。”
其实此时中国是有西瓜的,只是在中原种植极少,以至宋人都认为是契丹的物种。后来的欧阳修等人还把这个特别记下来,当作个稀奇事。按汉通西域,这些物种早就传来,怎么会没有。不过晚唐五代战乱,西瓜种植基本绝迹,才造成这种误会。
林文思倒也没追究,又对徐平道:“我听苏儿你今天在家里还做了一首诗出来,她不齐全,但我听得两句,有些粗陋,你念来我听听。”
徐平心中暗道惭愧。主席的诗以端午起源的屈原起,既有对他人生际遇的同情,又有对他高尚情操的歌颂,意气纵横,气魄广大,却被这个宋儒成粗陋。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实在大得有些离谱。
这个问题却不能争辩,徐平想了一会,道:“那是随口来,哄两个女孩的,怎么入得老师耳朵。我这里还有一首诗,请老师品鉴。”
林文思头:“你只管念来听。”
徐平看着池塘:“我今天下午来捕鱼,看了这塘水,水质清澈,有感而作这一首七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林文思扭头看着徐平,似笑非笑地道:“这诗是你做的?”
徐平被林文思看得心虚,编一个谎话:“也不是一下就做出来了,其实从前些日子带着庄客开渠,心里便有这么个意思。到了今天,见了这里的风光,这诗便像自己生成,从我脑子里跑了出来。”
至于这诗林文思听过,那是断无可能的。朱熹都是南宋中后期的人了,这才北宋中前期,徐平就记得这么几首诗,哪里会弄错。无非在林文思那里,徐平不学无术的印象根深蒂固,突然做出似模似样的诗出来,他不信罢了。
林文思低声念了几遍,对徐平道:“这首七绝格律都中,韵脚整齐,最可贵的,诗里讲的虽是风景,却又自有哲理在里面,可算佳品了。我教了你许多年,可从没想过有一日你能有这番出息。苏儿念的诗,我还信一些,这首诗却就不怎么信了。”
徐平扭头,瞪了苏儿一眼。
苏儿吐吐舌头,拉着秀秀跑到一边去,口中道:“那边有两棵桑树,长得一树好桑葚,我和秀秀去摘几颗回来给娘子止渴!”
完,两人就跑得远了。
林文思看着两人摇摇头,对徐平道:“不过你是自己多日积累,一旦时候到了,自然而成,又有几分道理。李太白曾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你这诗有几分这种意思了。”
徐平接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觉得这诗不是我做的,是天地间自然生成,只是借我的口出来罢了。”
林文思一拍手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又是一金句!莫非真是我看错了你?这些日子你在庄里搞得热闹,我也看在眼里,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必然是个有才华的人,只是心思没有用在读书上。今天看来,这一个月你老实随我读书,虽然多是应付,还是不知不觉有了长进。贤婿啊,你如果真是收了心,苦读上两年圣贤书,科举想来也不是无望啊!”
徐平听了这话,愣在哪里。原来这句话现在还没出现吗?这是哪位大神,给了自己这个惊喜!可惜想破了头,也想不起这句话是哪里来的。这话是出自宋朝最杰出的诗人陆游,南宋时人物,这个时候当然没这句名言了。
坐在一边一直没一句话的林素娘,此时也情不自禁地看向徐平,眼光里有了些异样。
这时附近的人们连鱼都不怎么吃,更何况是鳖蟹这种东西,水里面不知有多少,平时的人连看也懒得看它们一眼。却是便宜了徐平,前世吃不起,这一世敞开肚皮,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这一网拉下去,直用了快一个时辰。徐平身边的柳树上,已经拴了七只老鳖,最的也有两斤多重。看得徐平竟然发愁,什么时候才能吃完。
正在拉网的时候,林文思一家带着秀秀从路上缓缓走了过来。
看见他们,徐平吃了一惊。自己这个老丈人,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吗?还从来没见他下过田地呢。
慌慌张张迎上去,徐平见礼:“见过老师!”
林文思淡淡地道:“我离乡多年,听你们在这里捕鱼,便带素娘过来看看,就当看看家乡的景致吧。”
徐平急忙把林文思让到柳树下,又叫了一个庄客回庄里拿几把交椅过来,给老师一家坐。他自己不讲究,林文思可是个读书人。
林文思看他忙,也不吭声,等忙完了,才一起过去看众人起网。
众庄客在岸边巴巴等着,见徐平几人过来,一起向林文思见过了礼,才道:“官人,这池塘多少年没人来捕捞,大鱼着实不少。”
此时网里密密麻麻,大大的鱼挤在一起。
林文思道:“只拣两尺以上的,其它依然放回水里。君子之道,不可竭泽而渔。朝廷每年几个月禁渔禁猎,便就是存了这份仁人之心。”
徐平在一边乖乖头。此时宋朝因春夏是生物生长繁殖的时候,禁渔禁猎禁樵采,这是从周朝就传下来的传统,自然也有生态保护的积极意义。林文思这话就是徐平,他这个时候带着庄客来捕鱼,是不对的。
反正只是捕几条鱼自己吃,又不拿出去卖,谁会来管。徐平虽是头,心中却也不以为然,长江以南只怕是天天有鱼,也不见有人什么。
水里的庄客听了吩咐,只挑两尺以上的大鱼出来。
林文思又道:“去折几条柳枝,把鱼穿了依然放在水中。柳枝有生气,鱼便不容易死去。吃鱼只要吃活的,死的不中吃。”
徐平听自己老丈人得一套一套的,不由多看了他两眼。什么柳枝有生气,从来没听过,只听适合用来做棺材板。不过可不敢违抗,乖乖让手下的庄客照做。
林文思虽是得玄乎,但用柳枝穿鱼是对的。柳枝浸在水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活的,能提供氧气,鱼便没那么容易死去。
等庄客拣得差不多了,徐平眼尖,喊道:“里面的鲫鱼桂花鱼尺把左右的也挑出来,这鱼本就长不大。”
庄客看看林文思,见他头,便又挑了七八条出来。
徐平又道:“那几条大的黄腊丁也取出来,这鱼做汤好喝。”
庄客把黄腊丁取出,都看着徐平,怕他又想起什么。
徐平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林文思看看太阳,对众人道:“天色还早,再拉一网。拣几条好的大青鱼,让苏儿回去做脍。其它的糟起来,慢慢吃。”
众人轰然应喏。
林文思又慢悠悠地来了一句:“拉的时候心一些,如果有鳝鱼,不要让它跑了。自来到中原,好长时间没有吃到了。”
徐平心中好笑,原来自己的老丈人是嘴里馋了。
庄客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在水里拉网。徐平便请老师一家回到柳树底下,坐着交椅乘凉。
坐了下来,徐平了一声:“这天气热的,如果有个西瓜吃就好了。”
林文思道:“我也听闻西瓜好吃,只是没有吃过,听人此瓜只在契丹有种,中国却没有。你在那里吃的?”
徐平答不上来,只好含混地:“听而已,哪里吃过。”
其实此时中国是有西瓜的,只是在中原种植极少,以至宋人都认为是契丹的物种。后来的欧阳修等人还把这个特别记下来,当作个稀奇事。按汉通西域,这些物种早就传来,怎么会没有。不过晚唐五代战乱,西瓜种植基本绝迹,才造成这种误会。
林文思倒也没追究,又对徐平道:“我听苏儿你今天在家里还做了一首诗出来,她不齐全,但我听得两句,有些粗陋,你念来我听听。”
徐平心中暗道惭愧。主席的诗以端午起源的屈原起,既有对他人生际遇的同情,又有对他高尚情操的歌颂,意气纵横,气魄广大,却被这个宋儒成粗陋。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实在大得有些离谱。
这个问题却不能争辩,徐平想了一会,道:“那是随口来,哄两个女孩的,怎么入得老师耳朵。我这里还有一首诗,请老师品鉴。”
林文思头:“你只管念来听。”
徐平看着池塘:“我今天下午来捕鱼,看了这塘水,水质清澈,有感而作这一首七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林文思扭头看着徐平,似笑非笑地道:“这诗是你做的?”
徐平被林文思看得心虚,编一个谎话:“也不是一下就做出来了,其实从前些日子带着庄客开渠,心里便有这么个意思。到了今天,见了这里的风光,这诗便像自己生成,从我脑子里跑了出来。”
至于这诗林文思听过,那是断无可能的。朱熹都是南宋中后期的人了,这才北宋中前期,徐平就记得这么几首诗,哪里会弄错。无非在林文思那里,徐平不学无术的印象根深蒂固,突然做出似模似样的诗出来,他不信罢了。
林文思低声念了几遍,对徐平道:“这首七绝格律都中,韵脚整齐,最可贵的,诗里讲的虽是风景,却又自有哲理在里面,可算佳品了。我教了你许多年,可从没想过有一日你能有这番出息。苏儿念的诗,我还信一些,这首诗却就不怎么信了。”
徐平扭头,瞪了苏儿一眼。
苏儿吐吐舌头,拉着秀秀跑到一边去,口中道:“那边有两棵桑树,长得一树好桑葚,我和秀秀去摘几颗回来给娘子止渴!”
完,两人就跑得远了。
林文思看着两人摇摇头,对徐平道:“不过你是自己多日积累,一旦时候到了,自然而成,又有几分道理。李太白曾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你这诗有几分这种意思了。”
徐平接口:“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觉得这诗不是我做的,是天地间自然生成,只是借我的口出来罢了。”
林文思一拍手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又是一金句!莫非真是我看错了你?这些日子你在庄里搞得热闹,我也看在眼里,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必然是个有才华的人,只是心思没有用在读书上。今天看来,这一个月你老实随我读书,虽然多是应付,还是不知不觉有了长进。贤婿啊,你如果真是收了心,苦读上两年圣贤书,科举想来也不是无望啊!”
徐平听了这话,愣在哪里。原来这句话现在还没出现吗?这是哪位大神,给了自己这个惊喜!可惜想破了头,也想不起这句话是哪里来的。这话是出自宋朝最杰出的诗人陆游,南宋时人物,这个时候当然没这句名言了。
坐在一边一直没一句话的林素娘,此时也情不自禁地看向徐平,眼光里有了些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