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宁元年开春,在驸马都尉王诜案落定后,绍述欶令随即详定出台,布榜大宋各路州府军监。
“昔在元祐,权臣擅邦。倡率朋邪,污诋先烈。善政良法,肆为纷更。绍圣躬揽政机,灼见群慝。斥逐流窜,其正典刑。翕翕泚泚,必一变熙宁、元丰之法度,为元祐之政而后已……朕笃孝思者以继志述事为急,盖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宜如熙宁置条例司,于都省置讲义司,差宰臣蔡京提举,遴简乃僚,共议因革。”
诏书对元祐、元符年间变改神宗熙丰法度之事进行痛批后,便是对接下来讲义司设置一事进行落实。蔡京以尚书右仆射兼领讲义司事,倒也无甚意外,如今独相两府三省情形下,除他外也无人可担此任。而苏进以白身特擢中枢讲义司检讨总详定,就令民间多有议论,汴京城或许已经习惯这位苏先生的作为,在一番惊讶后,倒也会恭喜两句。作为讲义司的实际掌舵,治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等一干国务,架空三省权柄,可谓事实的宰执之臣,再念及当年那句“三省永不续用”时,却也令人发笑。此外,刑部侍郎张商英充详定官,范致虚、王汉之等充任参详官。同时枢密院亦设讲义司,以曹诱为详定官,曾孝蕴为参详官,议盐、议学、议市舶、议茶、议学田等十四项事,并逐步推行至个部门各地方,蔚为庞大议事机构逐渐成型。
除绍述之政正式推行外。对于元祐党人的清算也提上日程。苏进或许无意对这些士林的老骨头进行打压,只是碍于政治风向,这场后世臭名昭著的运动还是得要人来背。蔡京在此事上三缄其口。除了避嫌外,自然是为日后留条退路,那操办一事就都落在了他手上,依照政律,需对元祐、元符末上书力陈新政的官员进行造册登籍,彻底打压,而且在其内还需划分正上、正中、正下。邪上、邪中、邪下,分别处于不等的罪罚。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党臣自然难得逃脱,念其年老多病。便安置在京,其子嗣谪迁岭南,同样吕希哲、晁补之等人也削职留京,而原本也在元祐之列的李格非。因为李清照关系。自然可以豁免其中,倒也无人非议,但见不得好友落难的李格非,却是致仕回章丘明水老家,自此不问政事。不过若真详定其这元祐党籍,当中却还是新党人士居多,曾系一派除曾肇外,几个侍御史全部剪除。这自然是蔡京授意,如此打压政敌培植心腹的机会。又如何会真个置之事外。
这场人事变动足足持续三月,整个朝廷内外也是风声鹤唳。而同时推进的新政,其实无异于一场军事导向的大跃进,由上层发动的社会变革,以提振国力、收复燕云的目标,争取民意支持。相比于历史原本轨迹,或许在苏进的参与下,这场变革走势相对缓和些。而且在新式蹴鞠推广、一品斋报纸等影响下,北宋民风也开始逐渐导向阳刚,似乎是众志成城,民间对于北伐一事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朝廷的态度也逐渐明确,因为具有极大破坏性的新式火药终于能被熟练运用和运输,民意、军事、财富,到了一个可以开疆拓土的时机。而这时候,已是崇宁第八个年头,大宋朝廷,或者说徽宗已按捺不住,边境战事一触即发。
也正是这时候,苏进派往辽国幽州的探子终于传回好消息,百年前敬元颖投井之处已被确认。为了尽早结束这女人的纠缠,苏进以打探军情为幌,乔装商旅潜入大辽南京,也就是当年的幽州。为了安全起见,没有选择从大名府出发,而是取道京杭运河,装载七八船丝罗香料开向大辽南京幽州。
开春的运河,才破冰不久,河面上来往走船的商家不多,冷风贴着河面吹来,似是冰刀子在脸上刮。
&nbs... -->>
崇宁元年开春,在驸马都尉王诜案落定后,绍述欶令随即详定出台,布榜大宋各路州府军监。
“昔在元祐,权臣擅邦。倡率朋邪,污诋先烈。善政良法,肆为纷更。绍圣躬揽政机,灼见群慝。斥逐流窜,其正典刑。翕翕泚泚,必一变熙宁、元丰之法度,为元祐之政而后已……朕笃孝思者以继志述事为急,盖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宜如熙宁置条例司,于都省置讲义司,差宰臣蔡京提举,遴简乃僚,共议因革。”
诏书对元祐、元符年间变改神宗熙丰法度之事进行痛批后,便是对接下来讲义司设置一事进行落实。蔡京以尚书右仆射兼领讲义司事,倒也无甚意外,如今独相两府三省情形下,除他外也无人可担此任。而苏进以白身特擢中枢讲义司检讨总详定,就令民间多有议论,汴京城或许已经习惯这位苏先生的作为,在一番惊讶后,倒也会恭喜两句。作为讲义司的实际掌舵,治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等一干国务,架空三省权柄,可谓事实的宰执之臣,再念及当年那句“三省永不续用”时,却也令人发笑。此外,刑部侍郎张商英充详定官,范致虚、王汉之等充任参详官。同时枢密院亦设讲义司,以曹诱为详定官,曾孝蕴为参详官,议盐、议学、议市舶、议茶、议学田等十四项事,并逐步推行至个部门各地方,蔚为庞大议事机构逐渐成型。
除绍述之政正式推行外。对于元祐党人的清算也提上日程。苏进或许无意对这些士林的老骨头进行打压,只是碍于政治风向,这场后世臭名昭著的运动还是得要人来背。蔡京在此事上三缄其口。除了避嫌外,自然是为日后留条退路,那操办一事就都落在了他手上,依照政律,需对元祐、元符末上书力陈新政的官员进行造册登籍,彻底打压,而且在其内还需划分正上、正中、正下。邪上、邪中、邪下,分别处于不等的罪罚。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党臣自然难得逃脱,念其年老多病。便安置在京,其子嗣谪迁岭南,同样吕希哲、晁补之等人也削职留京,而原本也在元祐之列的李格非。因为李清照关系。自然可以豁免其中,倒也无人非议,但见不得好友落难的李格非,却是致仕回章丘明水老家,自此不问政事。不过若真详定其这元祐党籍,当中却还是新党人士居多,曾系一派除曾肇外,几个侍御史全部剪除。这自然是蔡京授意,如此打压政敌培植心腹的机会。又如何会真个置之事外。
这场人事变动足足持续三月,整个朝廷内外也是风声鹤唳。而同时推进的新政,其实无异于一场军事导向的大跃进,由上层发动的社会变革,以提振国力、收复燕云的目标,争取民意支持。相比于历史原本轨迹,或许在苏进的参与下,这场变革走势相对缓和些。而且在新式蹴鞠推广、一品斋报纸等影响下,北宋民风也开始逐渐导向阳刚,似乎是众志成城,民间对于北伐一事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朝廷的态度也逐渐明确,因为具有极大破坏性的新式火药终于能被熟练运用和运输,民意、军事、财富,到了一个可以开疆拓土的时机。而这时候,已是崇宁第八个年头,大宋朝廷,或者说徽宗已按捺不住,边境战事一触即发。
也正是这时候,苏进派往辽国幽州的探子终于传回好消息,百年前敬元颖投井之处已被确认。为了尽早结束这女人的纠缠,苏进以打探军情为幌,乔装商旅潜入大辽南京,也就是当年的幽州。为了安全起见,没有选择从大名府出发,而是取道京杭运河,装载七八船丝罗香料开向大辽南京幽州。
开春的运河,才破冰不久,河面上来往走船的商家不多,冷风贴着河面吹来,似是冰刀子在脸上刮。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