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清]顺治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叔父,早晚已经很凉了,你怎么穿这么一点,”多尔衮很少在这个时候入宫,福临本来有些奇怪,却在看见他穿得单薄的时候冒出了这么一句。
多尔衮一笑,“我里面穿了夹袄,很是暖和,皇上不用担心。”
“对了,这个时候,叔父入宫有什么事吗,”福临看看一旁的自鸣钟,“叔父与朕一起用膳吧。”
多尔衮却上前一步,一撩袍子跪了下来,“皇上,臣恳请皇上将太后下嫁。”
福临一下子站了起来,两眼紧盯着他:“叔父,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很清楚。”多尔衮抬起头,“请皇上将太后下嫁于臣!”
福临上前两步,将他扶起来,道:“叔父,现在不是时候。朕也不是不答应,只是……”说到这里,他忽然灵机一动,“叔父,你不是为了火器之事吧?”
多尔衮点点头:“太后下嫁事关重大,皇上当然不可以答应,我便苦苦哀求,这样一来,便不会有人再想着火器之事了。”
福临道:“可是,叔父的名声,岂不是全毁了?”
“那又如何。皇上在火器一事上投入多少,我全看在眼里。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愿意皇上发展火器的,可是,亲眼看到火器的用处后,也觉得惊心。且那些洋人都用的是火器,若是我大清没有火器,可要被洋人欺负了。”多尔衮道,“洋人可不管这些仁义不仁义,他们要的是我们的东西,买不起便会抢,要与他们对抗,火器必不可少。”
为了火器的事情,情愿败坏自己的名声吗?福临跟不认识一般的看着多尔衮,在他印象里,叔父并不是这么无私的人。多尔衮对他探究的目光视而不见:“皇上难道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朕准备秋狩或者御驾巡盛京。”福临回道。现在的清朝并不想历史上那般,有个郑成功一直在海里虎视眈眈,而是相对比较安稳,再加上战争的创伤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商业复苏,明末的时候又引进了土豆玉米什么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因此,完全能够承受御驾去盛京的费用。他打算找个借口,说是太后和自己夜里同时做梦,梦见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让他们去盛京拜祭祖先,然后用祖先的话让地震之事和火器切断联系,接着的秋狩,还可以邀请蒙古人,顺便展现一下新研究出来的火枪的威力。
多尔衮思索片刻:“不妥。八旗贵族不是这么好打发的。不若还是用我的法子,地动也可以看做是摄政王觊觎太后,上天看不过眼罢了。”
“不用。”福临看着他,“朕自有打算。”
多尔衮静静的站了片刻,扯了扯嘴角:“好吧,皇上有自己的主意,我就不多事了,告退。”说着,转身离去。
“叔父!”福临忽然开口叫住了他,“多谢。”
多尔衮回过身看看他,笑了笑,冲他一点头,大踏步走出了御书房。
福临知道,多尔衮此举是为了表明他们是统一战线的,顺便也是为八旗求情,生怕自己一怒之下大开杀戒。不过,不管怎么说,肯往身上泼脏水,来给他减轻舆论压力,已经足够让福临感动了。
九月,朝臣们依旧吵吵嚷嚷要求废除火器的时候,皇帝在朝堂上声明,要按照先武皇帝和文皇帝在梦中的嘱托,巡游盛京,祭拜先祖。
托梦一说实在是荒谬,但却没有人敢指出来,谁活着不耐烦了敢对先帝们不敬啊,谁又敢去质疑皇帝和太后的梦呢?就算知道皇帝这是在声东击西,他们也不得不认。
盛京的宫殿经过了修整,早就和当年的大院子不一样了,而满族先祖们的牌位则是一一陈列在太庙之内,有专人打理。皇帝和太后带着几个孩子恭恭敬敬的上了香之后,皇帝跪倒在蒲团上,好像在聆听教诲一般,做了一通好戏,之后便站起身,宣布了刚刚在太庙得来的消息。
先祖们说了,他们一直在盛京,而后代们都在京城,他们也很想去京城的,要和后代们在一起,要看着大清绵延万代。为了让皇帝知道这点,他们才乞求上天,最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在京城引发一场地动,又派武皇帝和文皇帝两人托梦,才能让福临到盛京来,聆听他们的愿望。福临表示,他是听话孝顺的好儿孙,一定要满足先祖们的心愿,命钦天监找出一个黄道吉日来,将先祖们的牌位运到京城。
简直就是在扯淡!文武百官心里骂个不停,却只好听从皇帝的命令。要知道,这里的先祖们都是满族的英雄,皇帝拿他们做文章,谁敢不从?
十月初五,为表示慎重,皇帝派摄政王多尔衮、襄郡王博果尔和巽亲王满达海一起,恭迎牌位入京。皇帝下诏,此乃国之重事,亦是国之幸事,大赦天下。
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下面,火器的事情被压制了下来,那份联名上奏的折子,似乎就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只有一些贵族们私底下商议,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将这件事情再度提起。
紧接着,就是南苑的秋狩。每年都有秋狩,只是今年的格外隆重一些。皇帝邀请了蒙古的各部落,还带上了自己的长子福全,同时还邀请了在京城做质子的朝鲜世子和三藩的世子们。
&... -->>
“叔父,早晚已经很凉了,你怎么穿这么一点,”多尔衮很少在这个时候入宫,福临本来有些奇怪,却在看见他穿得单薄的时候冒出了这么一句。
多尔衮一笑,“我里面穿了夹袄,很是暖和,皇上不用担心。”
“对了,这个时候,叔父入宫有什么事吗,”福临看看一旁的自鸣钟,“叔父与朕一起用膳吧。”
多尔衮却上前一步,一撩袍子跪了下来,“皇上,臣恳请皇上将太后下嫁。”
福临一下子站了起来,两眼紧盯着他:“叔父,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很清楚。”多尔衮抬起头,“请皇上将太后下嫁于臣!”
福临上前两步,将他扶起来,道:“叔父,现在不是时候。朕也不是不答应,只是……”说到这里,他忽然灵机一动,“叔父,你不是为了火器之事吧?”
多尔衮点点头:“太后下嫁事关重大,皇上当然不可以答应,我便苦苦哀求,这样一来,便不会有人再想着火器之事了。”
福临道:“可是,叔父的名声,岂不是全毁了?”
“那又如何。皇上在火器一事上投入多少,我全看在眼里。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愿意皇上发展火器的,可是,亲眼看到火器的用处后,也觉得惊心。且那些洋人都用的是火器,若是我大清没有火器,可要被洋人欺负了。”多尔衮道,“洋人可不管这些仁义不仁义,他们要的是我们的东西,买不起便会抢,要与他们对抗,火器必不可少。”
为了火器的事情,情愿败坏自己的名声吗?福临跟不认识一般的看着多尔衮,在他印象里,叔父并不是这么无私的人。多尔衮对他探究的目光视而不见:“皇上难道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朕准备秋狩或者御驾巡盛京。”福临回道。现在的清朝并不想历史上那般,有个郑成功一直在海里虎视眈眈,而是相对比较安稳,再加上战争的创伤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商业复苏,明末的时候又引进了土豆玉米什么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因此,完全能够承受御驾去盛京的费用。他打算找个借口,说是太后和自己夜里同时做梦,梦见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让他们去盛京拜祭祖先,然后用祖先的话让地震之事和火器切断联系,接着的秋狩,还可以邀请蒙古人,顺便展现一下新研究出来的火枪的威力。
多尔衮思索片刻:“不妥。八旗贵族不是这么好打发的。不若还是用我的法子,地动也可以看做是摄政王觊觎太后,上天看不过眼罢了。”
“不用。”福临看着他,“朕自有打算。”
多尔衮静静的站了片刻,扯了扯嘴角:“好吧,皇上有自己的主意,我就不多事了,告退。”说着,转身离去。
“叔父!”福临忽然开口叫住了他,“多谢。”
多尔衮回过身看看他,笑了笑,冲他一点头,大踏步走出了御书房。
福临知道,多尔衮此举是为了表明他们是统一战线的,顺便也是为八旗求情,生怕自己一怒之下大开杀戒。不过,不管怎么说,肯往身上泼脏水,来给他减轻舆论压力,已经足够让福临感动了。
九月,朝臣们依旧吵吵嚷嚷要求废除火器的时候,皇帝在朝堂上声明,要按照先武皇帝和文皇帝在梦中的嘱托,巡游盛京,祭拜先祖。
托梦一说实在是荒谬,但却没有人敢指出来,谁活着不耐烦了敢对先帝们不敬啊,谁又敢去质疑皇帝和太后的梦呢?就算知道皇帝这是在声东击西,他们也不得不认。
盛京的宫殿经过了修整,早就和当年的大院子不一样了,而满族先祖们的牌位则是一一陈列在太庙之内,有专人打理。皇帝和太后带着几个孩子恭恭敬敬的上了香之后,皇帝跪倒在蒲团上,好像在聆听教诲一般,做了一通好戏,之后便站起身,宣布了刚刚在太庙得来的消息。
先祖们说了,他们一直在盛京,而后代们都在京城,他们也很想去京城的,要和后代们在一起,要看着大清绵延万代。为了让皇帝知道这点,他们才乞求上天,最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在京城引发一场地动,又派武皇帝和文皇帝两人托梦,才能让福临到盛京来,聆听他们的愿望。福临表示,他是听话孝顺的好儿孙,一定要满足先祖们的心愿,命钦天监找出一个黄道吉日来,将先祖们的牌位运到京城。
简直就是在扯淡!文武百官心里骂个不停,却只好听从皇帝的命令。要知道,这里的先祖们都是满族的英雄,皇帝拿他们做文章,谁敢不从?
十月初五,为表示慎重,皇帝派摄政王多尔衮、襄郡王博果尔和巽亲王满达海一起,恭迎牌位入京。皇帝下诏,此乃国之重事,亦是国之幸事,大赦天下。
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下面,火器的事情被压制了下来,那份联名上奏的折子,似乎就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只有一些贵族们私底下商议,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将这件事情再度提起。
紧接着,就是南苑的秋狩。每年都有秋狩,只是今年的格外隆重一些。皇帝邀请了蒙古的各部落,还带上了自己的长子福全,同时还邀请了在京城做质子的朝鲜世子和三藩的世子们。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