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文网 www.zw39.com,明朝第一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时,刘同寿心里也全是问号。
眼前这位老者精神还算矍铄,但从面相上来看,却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得多,满脸的皱纹如同纵横的沟壑一般,不似养尊处优的当朝首辅,倒是和他在府城见过的那些老童生倒有几分相象。
不过,当朝首辅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韩应龙等人都被震住了。
张孚敬在民间、官场上,风评不佳,提及他的经历,人们或是语气酸溜溜的,或是一脸憧憬,就仿佛是后世提及某些中了大奖的幸运儿一样。
但只有身在局中,才知道他当年做的事到底有多难,明目张胆的和权倾朝野的杨廷和作对;而且在从未谋面的情况下,准确的把握住了嘉靖的心境,尤其是在被杨廷和一脚踹到南京后,他更是从零开始,组织起了皇党的势力,在朝中合纵连横,最终掀翻了杨首辅。
魄力和洞察力,以及组织力,缺一不可。至于文才之类的东西,则不值一提。
刘同寿和孙升的体会尤为深刻。
小道士的特长跟嘉靖的爱好正对口,再加上他两世为人的见识,在他想来,想进京见驾,将嘉靖忽悠的死心塌地,服服帖帖,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一件事。
结果却是一波三折,手段使了不少,却连根皇帝毛都没摸到,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虽然他已经重新振作起来了,但也只是解决了心理问题,而不是找到了对策。
而孙升的父亲和王守仁有并肩作战的交情,孙燧殉国后,王守仁对他们三兄弟也是照拂有加,尤其对孙升这个小神童,更是待若己出。
孙升的为人处事,受老师王守仁的影响很大,除了名声才学不如之外,某种程度上。他就是个翻版的王守仁。
他的性格方正中带着机变。
在张孚敬的经历中,世人多只看到了他的好运气,但孙升看到的却是一条做大事的道路。
想利国利民也好。锄奸荡寇也罢,终究都是要站在朝堂之上,在大明的最高峰顶指点江山的。而登山的途径有很多,张孚敬走过的这条。是最快捷的。
眼下的形势比嘉靖初年更有利,朝中山头林立,派系驳杂;宫中邵元节垂垂老矣,新秀呼之欲出。所以,听到刘同寿的事迹。并在杭州有缘相遇时,孙升不避交浅言深,直接坦露了心声,将心底的计划合盘托出。
幸运的是,他没看错人,小道士果然是个胆大包天的,对他的计划不但没有抵触或畏缩,反而大加赞叹。
孙升感动啊。知己难求!他曾经与两位兄长商议这想法。结果都是被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一顿。
他二哥孙墀书生气十足,为了让弟弟回归正途,把圣人经典引了又引,几乎把他的耳朵磨出了茧子来;他大哥孙堪是嘉靖五年的武状元,脾气那叫一个大,说不过弟弟。恼羞成怒了就要动拳头,孙升狼狈逃开后。也只能对天长叹了。
终于得了知音,而且还是个可以互相照应的。孙升也是大有当年桂、张二人相逢,组成最佳搭档;或是刘关张相遇桃园,留下了千古佳话的感觉。借着刘同寿在江南掀起的浪头,他豪情万丈的开始了组建势力的工作。
结果,他发现他的感觉是错觉,他这点能耐,在真正的官场老手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尽管还不确定某后黑手的身份,但毫无疑问,对方只是随便动用了点常规手段,就将他苦心经营了两个多月的局面,彻底摧毁了。
他向刘同寿致歉,是真心诚意的。在他看来,小道士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没能趁着东风将小道士的成果巩固下来,显然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张孚敬出现了。
孙升又激动了。
不像韩应龙只是对首辅这个身份表示敬重,对孙升来说,就像是扑街写手见到了大神本尊,没扑过,又怎么知道大神的伟大呢?想到能有机会当面向伟人讨教,他又如何能够淡定?
孙升连张孚敬出现的理由都忽略了,一心只是用憧憬崇敬的目光盯着对方,要不是张孚敬久经历练,没准儿会被吓到也说不定。
刘同寿能理解同伴的心情,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丢份儿,志高兄,你好歹长得志气好不好?还没搞清楚人家的来意呢,你就把情绪都摆在脸上了,这怎么行?谈判么,总要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才好,哪怕即将面对的对手块头过于庞大……
但有些事是不能退让的。
从吴山通报开始,刘同寿就已经在琢磨老张的来意了,谢丕想到的那些,他也想到了,不过却不敢抱太高期望。把事情往好了想,容易失望,反倒是破罐子破摔,经常会绝处逢生。
总结了一下自身的价值,刘同寿很怀疑,张孚敬是不是打算把自己当做筹码丢出去了。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自己的对头主要就是邵元节和谢丕,后者属于私仇,前者则是竞争关系。
谢丕的影响主要是在士林中,他可以造势、造舆论来攻击自己,但作用不是决定性的;邵元节那边却很麻烦,争宠也好,抢饭碗也罢,从龙虎山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他们对自己的地盘... -->>
此时,刘同寿心里也全是问号。
眼前这位老者精神还算矍铄,但从面相上来看,却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得多,满脸的皱纹如同纵横的沟壑一般,不似养尊处优的当朝首辅,倒是和他在府城见过的那些老童生倒有几分相象。
不过,当朝首辅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韩应龙等人都被震住了。
张孚敬在民间、官场上,风评不佳,提及他的经历,人们或是语气酸溜溜的,或是一脸憧憬,就仿佛是后世提及某些中了大奖的幸运儿一样。
但只有身在局中,才知道他当年做的事到底有多难,明目张胆的和权倾朝野的杨廷和作对;而且在从未谋面的情况下,准确的把握住了嘉靖的心境,尤其是在被杨廷和一脚踹到南京后,他更是从零开始,组织起了皇党的势力,在朝中合纵连横,最终掀翻了杨首辅。
魄力和洞察力,以及组织力,缺一不可。至于文才之类的东西,则不值一提。
刘同寿和孙升的体会尤为深刻。
小道士的特长跟嘉靖的爱好正对口,再加上他两世为人的见识,在他想来,想进京见驾,将嘉靖忽悠的死心塌地,服服帖帖,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一件事。
结果却是一波三折,手段使了不少,却连根皇帝毛都没摸到,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虽然他已经重新振作起来了,但也只是解决了心理问题,而不是找到了对策。
而孙升的父亲和王守仁有并肩作战的交情,孙燧殉国后,王守仁对他们三兄弟也是照拂有加,尤其对孙升这个小神童,更是待若己出。
孙升的为人处事,受老师王守仁的影响很大,除了名声才学不如之外,某种程度上。他就是个翻版的王守仁。
他的性格方正中带着机变。
在张孚敬的经历中,世人多只看到了他的好运气,但孙升看到的却是一条做大事的道路。
想利国利民也好。锄奸荡寇也罢,终究都是要站在朝堂之上,在大明的最高峰顶指点江山的。而登山的途径有很多,张孚敬走过的这条。是最快捷的。
眼下的形势比嘉靖初年更有利,朝中山头林立,派系驳杂;宫中邵元节垂垂老矣,新秀呼之欲出。所以,听到刘同寿的事迹。并在杭州有缘相遇时,孙升不避交浅言深,直接坦露了心声,将心底的计划合盘托出。
幸运的是,他没看错人,小道士果然是个胆大包天的,对他的计划不但没有抵触或畏缩,反而大加赞叹。
孙升感动啊。知己难求!他曾经与两位兄长商议这想法。结果都是被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一顿。
他二哥孙墀书生气十足,为了让弟弟回归正途,把圣人经典引了又引,几乎把他的耳朵磨出了茧子来;他大哥孙堪是嘉靖五年的武状元,脾气那叫一个大,说不过弟弟。恼羞成怒了就要动拳头,孙升狼狈逃开后。也只能对天长叹了。
终于得了知音,而且还是个可以互相照应的。孙升也是大有当年桂、张二人相逢,组成最佳搭档;或是刘关张相遇桃园,留下了千古佳话的感觉。借着刘同寿在江南掀起的浪头,他豪情万丈的开始了组建势力的工作。
结果,他发现他的感觉是错觉,他这点能耐,在真正的官场老手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尽管还不确定某后黑手的身份,但毫无疑问,对方只是随便动用了点常规手段,就将他苦心经营了两个多月的局面,彻底摧毁了。
他向刘同寿致歉,是真心诚意的。在他看来,小道士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没能趁着东风将小道士的成果巩固下来,显然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张孚敬出现了。
孙升又激动了。
不像韩应龙只是对首辅这个身份表示敬重,对孙升来说,就像是扑街写手见到了大神本尊,没扑过,又怎么知道大神的伟大呢?想到能有机会当面向伟人讨教,他又如何能够淡定?
孙升连张孚敬出现的理由都忽略了,一心只是用憧憬崇敬的目光盯着对方,要不是张孚敬久经历练,没准儿会被吓到也说不定。
刘同寿能理解同伴的心情,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丢份儿,志高兄,你好歹长得志气好不好?还没搞清楚人家的来意呢,你就把情绪都摆在脸上了,这怎么行?谈判么,总要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才好,哪怕即将面对的对手块头过于庞大……
但有些事是不能退让的。
从吴山通报开始,刘同寿就已经在琢磨老张的来意了,谢丕想到的那些,他也想到了,不过却不敢抱太高期望。把事情往好了想,容易失望,反倒是破罐子破摔,经常会绝处逢生。
总结了一下自身的价值,刘同寿很怀疑,张孚敬是不是打算把自己当做筹码丢出去了。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自己的对头主要就是邵元节和谢丕,后者属于私仇,前者则是竞争关系。
谢丕的影响主要是在士林中,他可以造势、造舆论来攻击自己,但作用不是决定性的;邵元节那边却很麻烦,争宠也好,抢饭碗也罢,从龙虎山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他们对自己的地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